•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汉语“比”字句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原因分析

热度0票  浏览188次 时间:2017年10月11日 08:42


摘要:一直以来“比”字句都是汉语语法本体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对象。由于其简单的形式、复杂的内涵。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类型的偏误。因此有必要对比字句的偏误类型即生成原因进行归类、分析。本文就是基于这个目的展开的。

关键词:“比”字句  习得  偏误原因  对外汉语教学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这就是这个世界丰富多样的原因。但是无论有多少差异事物之间在某个角度都存在着共性。因此,基于这些共性可以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分类,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类属。正因为有差异、有共性,所以比较活动就会无时无刻地存在、发生。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维的工具必然会与比较这种基本认识活动发生联系。因此“比较句”无论在哪种语言中都是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

汉语中有很多可以实现比较功能的句子。比如:“我个子高,他个子小。”“我跟他一样高”。“我比他高。”“他没有我高。”等等。但使用最多,比较性最突出的就是“比”字句。因此我们主要研究“比”字句。“比”这个词在汉语中很常用,既可以作动词,又可以作介词。但是“比”字句中的“比”属于介词。基于习得规律、教学规律。我们认为“比”的介词用法使用频率更高、意义更重要。因此我们主要来看他的介词性用法。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句子:

小李的个子比我高三公分。         AB+形容词+数量补语

小李的个子比我大。               AB+形容词

小李的个子比我高很多。           AB+形容词+程度补语

马克比我喜欢吃辣的。             AB+述宾结构

罗伯特比我多学了三门课。         AB+多(状语)+动词+数量短语

由以上例句不难归纳出:比字句是指由“比”字引导的介词短语充当状语的一种比较句。它的构成一般有AB两个比较项和一个比较焦点C构成。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梳理出“比”字句的两种基本结构式:

1.       A++B+谓词性结构

2.       A++B+谓词+表数量/程度意义的词语

第一种结构重在说明通过比较说明AB具有什么属性C。第二种结构重在通过比较说明AB所具有的属性C的程度。

基于这种归纳我们可以预判,留学生的偏误形成,只能出现在三个位置:比较项、“比”、比较焦点上。事实情况如何呢?经归纳,“比”字句相关的偏误主要有六类。误加 误用“比”字句中否定副词“不”的位置引起的偏误 “不比”句偏误 其他。

一.误加偏误。例如:

我想深圳比广州很干净。

说话人的意思要么是想说他认为深圳比广州干净或者不仅干净而且干净得多。正确的句子有两个。A.我想深圳比广州干净。B.我想深圳比广州干净得多。

如果说话人想说句A,重点是说深圳比广州相对地深圳具有干净的属性而广州不具有,至于干净到什么程度则不需要列出。因此在这种语用意图下,不能在干净前加表示程度的副词“很。如果说话人想说B句表达深圳比广州干净得多。应该明白汉语的语序遵循“时间顺序原则”先有深圳比广州干净的属性接着才能有干净到什么程度的量度。因此,必须先性质后程度。所以我们只能说深圳比广州干净得多。造成这种误加程度副词“很”的偏误原因大致有三个:1)过度泛化。因为汉语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很少直接作谓语,一般要在形容词前后加上表示程度的副词补足音节,符合汉语成双、重对儿的语言习惯。比如我们不说“他高”而说“他很高。”留学生将此规则泛化,在“比”字句中误加程度副词“很”2)母语负迁移。比如,英语中常说he is much taller than me 此处比较级taller 前加表示程度的副词much 作用相当于很。受母语的影响留学生易将英语的比较句与汉语比较句相对应从而产生类似偏误。3)对汉语时间顺序原则把握不到位。不明白汉语必须先有比较焦点接着才能有比较焦点在程度上的差异。以上三类偏误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最初常常是母语负迁移,接着是过度泛化偏误、最后是时间顺序原则规律把握不到位的偏误。在教学各阶段教师有必要有所侧重的进行重点讲解、练习,以期减少偏误。

再看这个句子,他的嗓子比我好得很。这个句子也是偏误句,正确的句子应该是他的嗓子比我好得多。应当被归属为2型“比”字句重在比较量度。好得很与很好基本是同类。中心语是“好”,其对应程度是个模糊的概念。而此处的“比”字句显然中心不是比较性质而是比较好到一个怎样的量度。因此修饰好的补语必须具有可比较的数量性。而不能是一个模糊的程度。因此形容词后面的成分要么是多,要么是微量,要么是具体数量。总之不能选取一个模糊的程度副词充当。程度、与数量有时候是很难区分的。因此这类偏误具有隐蔽性、难纠正性。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大量的句型替换练习使学生注意后面补语的性质,减少偏误的发生。

二.误用偏误。简单地说就是不该使用“比”字句情况下使用“比”字句。例如:“女人可以比男人一样。”“大沙发比小沙发一样新。”这种用法将“比”字句与“跟”作介词的等比句相混淆。造成偏误的原因在于“跟”与“比”都是可以连接两个比较项的介词,不过“跟”引导的比较句比较结果没有差异。而“比”引导的比较句比较结果存在差异。由于“跟”字句与“比”字句在结构及意义上的相似性。学生泛化“比”字句的适用范围到等比句中。产生了以上偏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说明:比较焦点项如果有“一样”、“相同”等词出现时不能采用“比”字句。

三.“比”字句中否定副词“不”的位置引起的偏误

  如:“他虽然是计算机专业的,可是专业技术比我不强。”这是一个读上去感觉别扭的句子。如果要将其改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应该是“他虽然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可是专业技术并不比我强。”为什么我们要说“不”的位置是引起这类偏误的原因呢?前文已经谈到,AB+C(比较焦点)这个比字句的基本结构是说AB更多地具有C的性质。即:“比”字句中的比较焦点C必须能够独立、明确地表明某种性质。我们在评价某个学生的作业时,常常分为四个等级:即:优秀、优、良、一般。这是因为这四个词都能够独立、较明确地反映学生的作业水平。老师是不可能含糊地用“不优”、“不良”、“不一般”来评价作业的。不优可以是良好、也可以是一般还可以是差。同理不差、也可以是优秀,还可以是良好。显然这些词是不能明确、独立表明性质的。因此我们不能说:“他虽然是计算机专业的,可是专业技术比我不强”这样的句子。但是“比”字句还是需要否定形式的,于是我们只能将否定副词“不”至于介词“比”的前面。这样产生了“他虽然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可是专业技术不比我强。”的形式。但是也有这样的“比”字句否定形式,如:“他的个子比我不矮”。我们将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应该是这样的:“他的个子比起我来说不矮。”加了一个“起…来说”这个句子就不是“比”字句了。主干是他的个子不矮。“比起我来说”是一个条件、方式状语。因此“比”字句“他的个子比我不矮。”中的“比”引导的介词短语“比我”等同于“比起我来说”更多地类似于条件、方式状语,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引导对象的介词短语。这时,我们对形容词所充当的谓语的要求是不如“比”字句那么严格的。这个形容词谓语只要表示性质即可,而不需要明确、独立表示性质。因此“不矮”这种比较模糊的性质出现在谓语位置上就合法了。以上主观地、试探性地分析了产生“不”型语序偏误的原因。对于这类偏误,教师有必要以格式化的方式讲明:否定副词“不”在比字句中只能出现在“比”而不能出现在形容词或者动词之前。待学生使用熟练、形成语感之后不妨共同探讨一下产生这类偏误的原因,深化对“比”字句的认识

四.“不比”句偏误

上文已经叙述过了“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为“不比”句式。但是并非所有“比”字句的否定式都是“不比”句。比如:“我身体比你健康。”的否定态通常是:“我身体没有你健康。”那么为什么不说我身体不比你健康呢?我们来分析这个句子可以发现“不比”实在是个模棱两可的概念、我身体不比你健康,可以说你我身体健康程度差不多、也可以是我的身体不如你,如果我们在这个句子前加一个前提如:“别看我是运动员,我的身体可不比你健康。‘就是说本来我的身体应该比你健康,而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不比”句成立。由此我们发现“不比”句不是对“比”字句的简单否定。 “不”是用来否定后续的整个“比’字结构的。而后来的这个“比”字结构往往被听话人预设为可能或应该出现的情况,而“不”的出现否认了这种预设。显然,“不比”句具有鲜明的冲突性和反驳性。因此使用不比句是有预设的,当说话人认为实际情况与该预设相反才会选用具有浓重辩解色彩的“不比”句。如果只是想单纯地否定“比”字句我们则要求选用“没有”引导的结构。

五.省略性偏误

例如:“他比我的头大”这个句子显然怪兮兮的。正确句子应该是:“他的头比我大。”两个比较项AB,一般应该A项信息全,B项在表意清楚的前提下,可把与A项相同的信息略掉。原因在于汉语的信息传递遵循从已知信息向未知信息传递。表现在语言中就是先有主题(承载已知信息)才有述题。因此完整的比较项必须处于A位置而不可至于B位置。这个问题比较好纠正,教师只要适当进行说明应该可以解决。

六.其他

例如:“我比坐飞机更爱坐火车。”比较项A是“我”比较项B是“坐飞机”,AB两项属于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因此这是个病句,应当改为:“相比坐飞机我更爱坐火车。”这样就正确了。类似偏误还有很多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

以上,我大致分析了“六”类比字句偏误及生成原因,希望能够对“比”字句教学产生一点正面作用,那就太好了!

 

 

参考文献:

卢福波 《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 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茂林 《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的考察》 2005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吕叔湘 《现代汉语800词》         1980   商务印书馆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