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哲学论文 >> 哲学思想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儒家仁爱哲学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探析   

热度0票  浏览96次 时间:2022年2月23日 10:25
 (沧州师范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0)
  摘 要:儒家仁爱哲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治理、百姓生活、思想文化、审美意识等等的主流和基调,对中华民族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儒家仁爱哲学的现实意义不断被发掘,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仁;爱;儒家
  一、儒家仁爱哲学内涵
  1. 仁爱
  世人常以“爱”释“仁”,但“仁”并不即是“爱”。“爱”
  是一种情感,而“仁”却不仅仅是情感,其内涵要丰富得多。《论语》中关于“仁”的命题很多,这些命题是孔子在不同的情境,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对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揭示“仁”的本质规定的结论。比如: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以下凡引论语,仅注篇名)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吾未见力不足者。(同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雍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同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同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同上)樊迟问仁,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子曰,“刚毅,木钠,近仁。”(同上)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同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已成仁。(卫灵公)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仁爱哲学,是儒家关于“仁”的范畴、理论和思想体系的总合,它贯穿于儒家伦理观念、政治思想、人生理想、践履功夫之中,涉及儒家宇宙论、价值观、知行观、宗教观诸多方面,渗透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治理、百姓生活、思想文化、审美意识等等的主流和基调,对中华民族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孔子之后,诸子百家都对仁爱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些判断,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却是大相径庭,充满了矛盾和对立。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墨家兼爱思想就“兼”与“别”的关系同儒家仁爱哲学的争讼。
  2. 此岸与彼岸——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之悬隔我们知道,儒家之仁爱是富于层次或者说包含差等的,这是因为仁爱是源于血缘亲情的自然天成之爱,这种爱是立足现实的,它必然是包含次第等级的,“君子之泽,五世而终”、“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这种次第等级的典型表现。
  儒家之仁爱又不仅仅是自然天成,它还包含了人类追求完善的无限可能性以及由此岸而追索彼岸的终极向往。这种可能性建基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这是一种换位思考。
  由此,仁爱便由一个中心向外,上下、左右、前后四面八方扩展开去,它不再是一个平面,而成为一个多维的、丰满的有机整体。
  墨家讲兼爱,此兼爱源于儒家仁爱,但是这两种观念差别很明显。相比于仁爱等级秩然之层次性、差等性,兼爱是一种无差等之爱,也可以说是一种抽象之爱。这种爱囧出常情,似极高明。但是,既然超乎常情,则必为世人所难知难能。
  所以,只有在宗教社团内部,这种爱才有可能得到体认与践履。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兼爱思想看做一种远在彼岸的宗教意识。
  二、儒家仁爱哲学历史作用
  儒家仁爱哲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也获得了极为尊崇的历史地位。其历史地位无需多言,其历史作用我们仅择其要者,列举一下几点。
  1. 儒家仁爱哲学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的“仁政”、“德政”的基础从孔子的为政以德到孟子的仁政,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基本成型。以德治国思想是建立在儒家仁爱哲学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构成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治国理政传统的重要精髓,代表了中华民族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智慧。虽然先秦至汉初,以德治国方略并未得到当时君主们的普遍认可,但自汉武帝崇经尊儒以降,以德治国的思想已经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共识 ① 。不惟如此,这一思想在民间也早已深入民心。
  2. 儒家仁爱哲学确立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的士君子人生理想的目标、情怀和践履功夫在儒家观念中,“仁”与“不仁”已经成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认为君子当中或许可能存在无仁德者,但是小人当中却从来没有有仁德者。所以“仁”成为了历代士君子人生追求的目标,他们念念不忘的是识“仁”、体“仁”
  与践“仁”,其最高境界就是连一顿饭的功夫都不去违背“仁”,做到这一点,那就是真正的君子了。这就逐渐形成了儒家道德践履的功夫。
  3. 儒家仁爱哲学通过改变人这一社会主体而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方向和风格“仁”,在家庭层面体现为父慈子孝,在国家的层面则体现为君礼臣忠。“孝”是中国古代主要的伦理原则,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有若就认为,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冒犯他的上司,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上司,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并进一步得出“孝”是“仁”
  之根本的判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孝”与“忠”是儒家仁爱哲学的根本家庭伦理和国家伦理原则,它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背景和底色,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方向和风格。
  4. 儒家仁爱哲学构建了中国人富有特色的宇宙观和存在意识孔子讲“仁”,“仁”本无所不包,但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仅包含人道,而不及于天道,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据《史记 .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研易,韦编三绝”。《周易》
  是由人道而通天道之书,孔子研易之勤,用力之深,以至于书简的皮绳都被磨断了多次。这说明孔子思想之界域,绝非仅止于人道而不及于天道。恰恰相反,孔子研易创获颇丰,《易传》之十翼便是绝好证明。 ②孔子“仁”的宇宙境界经由战国思孟学派、荀子,汉之董仲舒、杨雄,唐之韩愈、刘禹锡等人,一直到北宋之张载,逐渐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宇宙论体系,这一体系以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其巅峰。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