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朗诵训练提高读写能力分析研究   

热度0票  浏览60次 时间:2022年7月18日 15:52
  (137200 吉林省通榆县职业技术学校 吉林 通榆)
      【摘 要】朗诵举是听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具有足轻重的作用。
  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写作是精神生活的方式之一”(周国平语),是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加强朗诵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朗诵使语文教学更加回归文本,重拾母语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语文教学;朗诵;阅读;写作一、朗诵是培养语感的捷径和最重要的手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说:“小时候在家乡上学时,作文写得非常好,篇篇是范文,还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朗诵。小学五年级时,被迫辍学,回家成了一个放牛娃,除了放牛,还要拔草、运粪,收割庄稼。”朗诵侧重于感性思维,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语言文学中的韵律美、结构美,思辨美,情感美,很大程度需要在朗读中感受,朗读,是让学生享受语文的一种方式;中国古典文学一个基本的美学要求就是韵律美,这作为一种文化基因也遗传到现代汉语文学中,朗读,几乎是感受这种美的唯一途径。
  在古代教育中非常重视朗诵教学,古代的私塾教师几乎是每天要求学生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等。古代的学者也非常注重自身阅读习惯的养成,清代的桐城派学者不仅竭力提倡博览群书,而且对阅读与语文能力的养成关系也做了初步的探究。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无一不是通过阅读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而成为大家的。巴金从小熟读《古文观止》,茅盾会背《红楼梦》,钱钟书还会背《左传》,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就是这个道理。朗诵相对于无声的阅读有其独特优势,具有抑扬顿挫的特点,有一定的节奏感,富有音乐性。诵读是节奏和韵律的感染,这样的节奏感是利于学生记忆的,就像儿童学歌谣,儿童可能不理解,但他们能唱歌似地唱出,并且他们唱出时按一种节奏韵律,这说明这种节奏韵律是记忆儿歌的一个重要种体验性阅读的表现。
  ?二、朗诵可以提高记忆力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记忆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得以有效提升的。人对经典诗文的背诵量一旦突破两百篇(首)以上,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而且高效。因为在强化记忆的过程中,人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文化底蕴。持久的大量的诵读经典,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它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形成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以语文学科为例,如果孩子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古今的名著,熟练地背诵下了几百篇汉语言文字的精华篇章,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攀上了群山之巅自然就有了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有了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视野,各种能力的发展就会水到渠成,学习写作更是事半功倍。
  苏步青教授曾经说:他小时候背涌《孟子》、《史记》
  等书,很多内容都不理解,但硬是背下来了。随着诵读的增多和年龄的增长,所背内容都一一理解了。他今天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是那时候由诵读打下的。朱熹在这方面论述很精辟:他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其义皆若发于我之心。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就成了后来读书的正确标准。
  三?、朗诵能够增强理解能力
  朗诵不等于阅读,阅读固然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提供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信息。语言的本质是交流,创造一个语言氛围,通过读出声音去感受语言做到对字音、词语以及句子读准确与流畅,注意连读、重音、节奏、意群、停顿等。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没有真正的大声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诵读和背诵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 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 改完善的过程。 所以朗诵教学也有其他方面的语文教学不具有的特点,它在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以及提升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审美能力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朗读,要基于内容理解和情绪认同,朗读好文章,感受文章的结构的精巧,思辨的灵妙,情感的起伏,能让人心旷神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朗诵名言你要不真诚严肃,全神贯注,休想用声音来表达诗,也休想领会诗。朗诵的人和万众必须密切结合,否则,感情不可能像电流一般沟通。双方的心灵不打成一片,诗人,就等于一个天使在地狱的诟淬声中唱天国的颂歌。”
  总之,朗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了生命的伟大、人性的美好,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也激起了他们情感的共鸣。让他们明白了语文学习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都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朗诵不应是“深挖洞”,更应是“广积粮”,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哪来理性的飞跃。朗诵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
  作者简介:
  夏春艳,女,汉族,1977年3月出生,吉林通榆人,高级讲师,现任职于吉林省通榆县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与教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