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汉英词汇的对比研究

热度0票  浏览126次 时间:2019年4月25日 14:05
【摘要】本文从汉英词汇的四大基本特点——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出发,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在这四个方面的差异。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的方法,找出了汉英词汇在这四个方面的差异,列举出每一特点的例子并作出了具体的分析。目的在于促进人们对这两种语言词汇的了解,进而提高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词汇 对比 分析
  一、引言
  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化,这其中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转换,更是思想和观念的转换。而在这样一种转换里,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如果说语法结构是一句话的骨架,那么词汇就是一句话的血肉。因此词汇对语义的传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语和英语由于其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不同,导致两种语言在这样或那样的许多方面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对比汉语和英语的词汇目的在于促进人们对这两种语言词汇的了解,进而提高翻译的质量。
  二、汉英词汇的对比
  汉语和英语的词汇存在着四大基本特征: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词汇冲突。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对汉语和英语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
  1.词汇偶合。词汇偶合也可解释为语义的对应关系,指的是原语与译语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形式结构上都十分相似、对应。尽管汉语和英语在不同的文化大背景下,但这两种语言都是在同一物质世界下产生、发展和使用。因此,就存在不少选词、用词上的相同、相近之处。这一语言特征我们称作“不同语言之间的偶合现象”。词汇偶合现象一般在描写客观事物时最为常见。例如汉语和英语把“人身体的最上部分和动物身体最前的部分”分别称为“头”和“head”,这里的“头”和“head”所指的东西一样,也就可以说彼此意义偶合。
  语言学将词汇的意义分为两种,概念意义(denotativemeaning)和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汉语和英语中的一些词汇不仅概念意义相同,其内涵意义也很对应。这里,以汉语的“手”和英语的“hand”为例,这两个词在汉语和英语里的意思是:
  (1)“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例如:“友谊之手”
  ——“the hand of friendship”;“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谋生”
  ——“earn a living with one’s hands”;(2)“工人,雇员”,例如:“工厂人手”——“a factoryhand”;“缺少人手”——“be short of hands”;(3)“专业人员,行家”,例如:“某项工作的能手”
  ——“a good hand of at some work”;“新手”——“a newhand”;
  (4)“技艺,技能”,例如:“他的手艺荒废了”——“His hand is out”;
  (5)“字迹”,例如:“手迹清楚”——“write in a clearhand”;
  (6)“参与,经手”,例如:“插手某事”——“have ahand in sth”;
  (7)“与数词连用,表示来源”,例如:“第二手材料”
  ——“material at second hand”;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感受不同,词汇偶合现象并不是指汉语和英语中对应的词完全的相同。换句话说,在汉语和英语选择词汇时不可能发生绝对的一致。在例子当中,即使“手”和“hand”这两个词在概念意义和一些内涵意义上相同,但并不是全部,也不是绝对的。
  2.词汇并行。对于同一事物或思想,汉语和英语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词汇并行就是用不同的词汇表达相同的意思。
  在汉语和英语里,词汇并行现象较多发生在习语的表达上。虽然不同,但表达的喻意或意思是相同的。
  例如,汉语中常用“如履薄冰”这个短语形容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而英语中则有“tread upon eggs”(踩在鸡蛋上)这样的说法。虽然亮两者的形式不同,但无论是“在很薄的冰面行走”还是“踩在鸡蛋上”喻意都是相同的,即小心翼翼。因此它们是并行的,相互对应的。再如,汉语中,我们用“拖人下水”比喻引诱人同流合污或陷人于不利的境地,而英语则用“drag someone through the mud”(拽人下泥潭)。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形式相同,但用的词汇不同,汉语用“水”,而英语用“泥”。尽管这样,这两种表达的喻意是一样的,因此是一种词汇并行现象。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汉语中,我们常说“笑掉大牙”,英语却用“laugh one’s head off”;汉语说“无风不起浪”,而英语则说“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汉语里,我们常用“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英语却用“East, West, home’s best”这样表达。
  这样的词汇并行现象不胜枚举。这里,本文试图将其中的一些归为一类——“动物类”。在俗语中,我们经常会用动物做比喻意义,但汉语中的表达和英语中的表达常常不同。换句话说,汉语和英语经常会用不同的动物来比喻同一事情。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因此在此归为一类,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便于记忆。以下为具体例子:
  (1)像落汤鸡——like a drowned rat
  (2)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like a cat on hot bricks(3)一丘之貉——birds of a feather
  -  198 -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
  (4)对牛弹琴——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牛饮——drink like a fish
  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horse
  (5)害群之马——black sheep
  (6)如鱼得水——like a duck to water
  (7)引狼入室——to set fox to keep your goose(8)虎头蛇尾——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3.词汇空缺。除了词汇偶合和词汇并行现象,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还存在词汇空缺现象。词汇空缺是指有的词汇的意义存在在一种语言当中,但是在另外一种语言当中却不存在。产生词汇空缺现象的原因有许多,本文列举其中三种原因:生活环境与经验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1)生活环境与经验的差异。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语言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建立起来的,因此,一个民族有特有的词汇表示这个民族独有的事物,而其他民族没有这样的事物,也就没有这样特有的词汇。所以才有了词汇空缺现象。例如,我们中国人喜欢吃面食,汉语里“馒头”表示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没有陷。而西方说英语的国家吃的是面包。面包和馒头有很大的区别。显然在英语里汉语的“馒头”就找不到对应的词汇,因此产生的词汇空缺,英语只能将“馒头”音译为“mantou”或意义为“steamed bread”(蒸出来的面包)。产生这种词汇空缺的原因是中国人独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外国人没有蒸馒头吃馒头的这种生活经验,也就不存在“馒头”这种事物,因此也就找不到与“馒头”相对应的词汇。
  (2)宗教信仰的不同。宗教是影响语言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西方国家大多信基督教,而在中国虽然也有基督教的信徒,但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虽然没有基督教里的“耶稣”,也没有古希腊的“诸神”,但中国却有很多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详,“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玉皇大帝”、“龙王”、“土地爷爷”等,而这些词汇是在英语中找不到的。原因就是西方人没有这种信仰,没有这种神话。例如,中国人希望有好的姻缘都会向“月下老人”祈求,“月下老人”在中国的传统信仰里是掌管婚姻之神,可是西方人就不会懂,在他们眼中掌管爱情的应该是爱神“丘比特”啊。因此我们就无法在英语里找到“月下老人”相对应的词语,也就产生了词汇空缺现象。
  (3)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文化价值就是客观事物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能够反映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文化价值。换句话说,人们长时间生活在一种文化背景下,认为一些做法、行为是属于这种文化大背景下的,并且会按照这样的方式生活,就是文化价值观念。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与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就不相同。例如,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受道德的制约。西方则强调自由,民主,个人价值主义。这就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反映到汉语和英语的词汇上,最具代表性的的就是中国对亲戚的称呼。例如,对母亲家的与自己同辈的人称呼有“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对父亲家的与自己同辈的人称呼有“堂哥”、“堂姐”、“堂弟”、“堂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的这些称呼不仅区分是父亲家的还是母亲家的,还要区分性别以及大小。而在英语中一律用“cousin”,找不到每一个称呼所对应的具体词汇。于是就产生了词汇空缺的现象。
  4.词汇冲突。词汇冲突指的是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矛盾,或者说某些语言现象之间存在着互相对立的关系。这里说的对立的关系是指含义的对立。就好比说,汉语的一些词汇表达出来是好的意义,可是相对应的英语的词汇表达出来的就是不好的意义,这种“好”与“不好”意义的对立,就是汉英词汇冲突。在汉语和英语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汉语中“猪脑子”常常用来形容人愚蠢,笨,可英语中“pig-headed”(猪的头)意思却是倔强的,顽固的。形容人“愚蠢”与形容人“倔强”显然是对立的,是一种词汇冲突现象。再如,汉语中我们常说“秋老虎”,用来指立秋以后仍然炎热的天气,可英语中“autumntiger”就是秋天的老虎,没有形容天气的意义,也就产生了词汇冲突。
  三、结语
  词汇是语句意义的基本单位,词汇的翻译不仅是语言意义的转换,更是从语言表层去探求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有助于了解两种语言的词汇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了解词汇的意义以及对比意义可以避免错误的理解与错误的翻译。本文从四个基本特点——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词汇冲突出发,对比汉语和英语的一些词汇,了解了这两种语言从这四个方面的对比差异,对汉英词汇的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陈立珍.跨文化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与英汉翻译[D].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
  [2]高蕾.多为视角下英汉词汇对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3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林少娟.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J].现代企业教育(下期).2010.
  [5]潘文一,雷婧江.英汉词汇对比[J].人文论坛.
  [6]沙德玉.英汉词汇的对比研究及其翻译初探[J].零陵学院学报.2004(6).
  [7]谭载喜.翻译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杨德霞.英汉词汇语义对比与翻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33).
  [9]朱晓丽.英汉翻译中的词汇对比[J].焦作大学学报,2005(1).
  作者简介:李叶(1991-),黑龙江哈尔滨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