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超市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建立
材料“超市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建立
张殿镇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 271219)
【摘要】长期以来,部分煤矿各类物资材料始终沿续传统的管
理模式,不仅人员众多、流程繁杂,而且效率低,“跑冒滴漏”现
象时有发生。结合矿井实际,经反复调研论证,并通过不断创新、
完善,探索建立材料“超市化”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了材料管理由
地面到井下、由分散到集中、由供给到管控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创新;材料;管理;模式;建立
基于千米深井投入大、运输环节多,材料单位成本较先进矿井
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孙村煤矿严格按照“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作、
考核是关键”的思路,进一步规范材料管理,细化流程、严格考核,
逐步构建完善的材料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材料成本,杜绝了“跑
冒滴漏”现象,更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劳动效率,为提升矿井
效益水平、满足矿井发展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严格出入库管理
建立地面材料周转库、配件周转库、自制加工仓库及井下配件
周转库和支护材料库,取消各专业、单位井上下小仓库,清理材料
员、跟料员。严格材料出入库管理,完善出入库制度,所有到货材
料必须先入库验收、上台上架,再按需集中配送,逐步构建了材料
入库卸车、出库装车,井下周转站调配“三位一体”材料管理机制。
强化井下配件周转库管理,及时补充各类常用配件,并为部分辅助
单位设置专用工具箱,杜绝工具丢失现象。
二、强化平衡利库
严格预算支出管理,对材料、配件、设备、劳保用品、办公用
品等实行八类费用计划控制,作为月度考核依据,并在每月成本分
析考核会上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坚决杜绝未预算或未经矿批准支出。
坚持“该投入的必须投、不该投入的坚决不投”,创新材料会审制度,
每日专业会上,专业对各单位提报的材料日计划进行集中会审,根
据工作安排、施工进度及实际工作量进行平衡,确定当日材料计划。
严格材料计划平衡利库管理,根据材料计划,对照采购周期、历史
消耗、井下各施工地点闲置材料及井上下材料库等库存情况,对各
单位提报计划进行合理调剂,杜绝重复计划,真正做到能用旧不用
新、能调剂不购置、能利用不闲置。
三、规范集中配送
充分发挥地面仓库、井下周转库的作用,由专职队伍从井上材
料周转库和配件周转库领取材料和配件,统一配送到井下周转库,
严禁各单位从地面仓库直接领取材料。进一步理顺井下材料配送关
系,重新划分各单位工作职能;创新“快递式”集中配送,材料使
用单位配合掘进服务队、生产准备工区在井下周转库清点物资,并
根据各工作地点的计划数量,将锚杆等大件支护材料分别打包,锚
盘等零小材料直接装入盒子车,利用单轨吊分区域、分单位进行“一
站式”配送,到达使用地点后,由使用单位与配送单位现场交接,
减少了物料装卸环节,提高了物料配送效率;为提高运输效率,优
化料场设计,发挥单轨吊运输优势,与地轨形成“立体式”车场,
并进一步优化单轨吊轨道吊挂方式,提高吊挂标准,将单轨吊轨道
质量纳入质量标准化否决项目,在对责任单位进行高额度罚款的同
时,对单位负责人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四、实行零支管理
针对部分物资成箱到货、成捆包装,区队按包装领取后无法一
次性用完、剩余部分易造成浪费的问题,创新材料出库管理机制,
实行材料零支管理,各单位根据实际工程量,按需提交材料计划、
零支领取,“用多少领多少”,避免了材料积压和浪费。
五、强化修旧利废
加大井下废旧物料回收力度,各区队使用修复材料不再支付费
用,节超部分划入单位工资总额,加大废旧物料回收考核力度,每
发现一处物料未回收现象,对责任单位进行高额罚款。根据生产接
续编排材料回收复用规划,建立材料复用联动机制,将工作面、运
输系统回撤的材料挑拣后,在井下各施工地点进行调剂复用,提高
了材料复用率,减少了材料浪费及新材料投入,同时,避免了完好
材料与废旧材料一并上井回交,减少了提升运输过程中的电量、工
作量消耗。
材料“超市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建立
张殿镇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 271219)
(上接第254 页)中,技术人员的数量较少,很多人不具备专业素质,
操作水平低,缺乏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会对岩土工程勘测的实
际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目前只有很少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
业,专业人才的数量无法满足社会工作的需求,导致我国的岩土工
程勘测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差异。同时,技术人
员的分析水平、对资料的整理水平较差,无法准确地、及时地为工
程设计提供地质数据,最终导致施工工作和设计工作的延误。
按照相关的分级标准进行岩土工程勘测工作,例如,建筑物安
全等级、地基复杂水平等级和勘察等级等等,对勘察工作的布置产
生直接的影响,应该在对各个等级进行充分的掌握之后,才能够实
现合理、经济和安全的局面,对监测和检验得到的资料进行检查,
了解其反映的工程技术参数,并将上述参数作为依据,对设计进行
及时的修正,优化经济和技术水平,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之下,使用
具有较强经济性的工作量和勘察手段,完成岩土工程勘测的任务和
目标,从某种角度来讲,成本量会对技术水平的高低进行直接的反
映,针对岩土工程勘测的实际情况,节约成本是十分重要的,例如,
选择土工试验项目有助于实现经济勘察的途径。
规程和规范是工作的依据,应该针对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评价、
任务和目的等,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范和要求,技术人员应该
加强对规程和规范的学习,定期听取讲座,了解先进知识的前进方
向,对社会的需求进行了解,以免产生工作量布置不足等现象,减
少测试数据不足等问题,同时,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
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对规程和规范的了解水平。室内试验和
原位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岩土工程的评价和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参
数,主要包含强度参数、渗透参数、特性参数、应变时间和物性指
标,原位测试多通过勘探过程进行,在详细勘察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勘察方式。
3. 岩土工程勘测的完善措施
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岩土工程勘测能够保证建筑物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针对我国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管理和应用过
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和调整,促进岩土工程勘测
水平的提升。应该了解勘察范围中场地的变化规律、范围、深度、
类型、成因、地貌和地形等特征,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形成明
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进行充分了解,
例如:沟壑、河道、墓地、孤石等。研究对地场稳定性产生干扰的
不良地质,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重视地下水的补给、排放水平、
类型、水位变化和规律等,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准确评价,明确
渗透性质,对静水压力、浮托力和动水压力的影响、作用进行评估,
对地下水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了解设
计水位,明确基坑的周围环境,提供有效的岩土参数,对开挖边坡
的稳定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选择适宜的支护结构。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入,岩土工程勘探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能够肩负复杂工程的施
工、设计和勘察,主要包含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处理复杂地基、
开挖深基坑、地下工程、移山填沟、核电站、海上平台和围海造陆
等。岩土工程勘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勘探之前应该做好前
期准备,按照我国的相关标准进行勘探,通过实施监理等措施,保
证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重视对相关操
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有助于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张殿镇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 271219)
【摘要】长期以来,部分煤矿各类物资材料始终沿续传统的管
理模式,不仅人员众多、流程繁杂,而且效率低,“跑冒滴漏”现
象时有发生。结合矿井实际,经反复调研论证,并通过不断创新、
完善,探索建立材料“超市化”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了材料管理由
地面到井下、由分散到集中、由供给到管控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创新;材料;管理;模式;建立
基于千米深井投入大、运输环节多,材料单位成本较先进矿井
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孙村煤矿严格按照“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作、
考核是关键”的思路,进一步规范材料管理,细化流程、严格考核,
逐步构建完善的材料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材料成本,杜绝了“跑
冒滴漏”现象,更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劳动效率,为提升矿井
效益水平、满足矿井发展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严格出入库管理
建立地面材料周转库、配件周转库、自制加工仓库及井下配件
周转库和支护材料库,取消各专业、单位井上下小仓库,清理材料
员、跟料员。严格材料出入库管理,完善出入库制度,所有到货材
料必须先入库验收、上台上架,再按需集中配送,逐步构建了材料
入库卸车、出库装车,井下周转站调配“三位一体”材料管理机制。
强化井下配件周转库管理,及时补充各类常用配件,并为部分辅助
单位设置专用工具箱,杜绝工具丢失现象。
二、强化平衡利库
严格预算支出管理,对材料、配件、设备、劳保用品、办公用
品等实行八类费用计划控制,作为月度考核依据,并在每月成本分
析考核会上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坚决杜绝未预算或未经矿批准支出。
坚持“该投入的必须投、不该投入的坚决不投”,创新材料会审制度,
每日专业会上,专业对各单位提报的材料日计划进行集中会审,根
据工作安排、施工进度及实际工作量进行平衡,确定当日材料计划。
严格材料计划平衡利库管理,根据材料计划,对照采购周期、历史
消耗、井下各施工地点闲置材料及井上下材料库等库存情况,对各
单位提报计划进行合理调剂,杜绝重复计划,真正做到能用旧不用
新、能调剂不购置、能利用不闲置。
三、规范集中配送
充分发挥地面仓库、井下周转库的作用,由专职队伍从井上材
料周转库和配件周转库领取材料和配件,统一配送到井下周转库,
严禁各单位从地面仓库直接领取材料。进一步理顺井下材料配送关
系,重新划分各单位工作职能;创新“快递式”集中配送,材料使
用单位配合掘进服务队、生产准备工区在井下周转库清点物资,并
根据各工作地点的计划数量,将锚杆等大件支护材料分别打包,锚
盘等零小材料直接装入盒子车,利用单轨吊分区域、分单位进行“一
站式”配送,到达使用地点后,由使用单位与配送单位现场交接,
减少了物料装卸环节,提高了物料配送效率;为提高运输效率,优
化料场设计,发挥单轨吊运输优势,与地轨形成“立体式”车场,
并进一步优化单轨吊轨道吊挂方式,提高吊挂标准,将单轨吊轨道
质量纳入质量标准化否决项目,在对责任单位进行高额度罚款的同
时,对单位负责人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四、实行零支管理
针对部分物资成箱到货、成捆包装,区队按包装领取后无法一
次性用完、剩余部分易造成浪费的问题,创新材料出库管理机制,
实行材料零支管理,各单位根据实际工程量,按需提交材料计划、
零支领取,“用多少领多少”,避免了材料积压和浪费。
五、强化修旧利废
加大井下废旧物料回收力度,各区队使用修复材料不再支付费
用,节超部分划入单位工资总额,加大废旧物料回收考核力度,每
发现一处物料未回收现象,对责任单位进行高额罚款。根据生产接
续编排材料回收复用规划,建立材料复用联动机制,将工作面、运
输系统回撤的材料挑拣后,在井下各施工地点进行调剂复用,提高
了材料复用率,减少了材料浪费及新材料投入,同时,避免了完好
材料与废旧材料一并上井回交,减少了提升运输过程中的电量、工
作量消耗。
材料“超市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建立
张殿镇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孙村煤矿 271219)
(上接第254 页)中,技术人员的数量较少,很多人不具备专业素质,
操作水平低,缺乏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会对岩土工程勘测的实
际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目前只有很少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
业,专业人才的数量无法满足社会工作的需求,导致我国的岩土工
程勘测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差异。同时,技术人
员的分析水平、对资料的整理水平较差,无法准确地、及时地为工
程设计提供地质数据,最终导致施工工作和设计工作的延误。
按照相关的分级标准进行岩土工程勘测工作,例如,建筑物安
全等级、地基复杂水平等级和勘察等级等等,对勘察工作的布置产
生直接的影响,应该在对各个等级进行充分的掌握之后,才能够实
现合理、经济和安全的局面,对监测和检验得到的资料进行检查,
了解其反映的工程技术参数,并将上述参数作为依据,对设计进行
及时的修正,优化经济和技术水平,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之下,使用
具有较强经济性的工作量和勘察手段,完成岩土工程勘测的任务和
目标,从某种角度来讲,成本量会对技术水平的高低进行直接的反
映,针对岩土工程勘测的实际情况,节约成本是十分重要的,例如,
选择土工试验项目有助于实现经济勘察的途径。
规程和规范是工作的依据,应该针对岩土工程勘测工作的评价、
任务和目的等,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范和要求,技术人员应该
加强对规程和规范的学习,定期听取讲座,了解先进知识的前进方
向,对社会的需求进行了解,以免产生工作量布置不足等现象,减
少测试数据不足等问题,同时,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
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对规程和规范的了解水平。室内试验和
原位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岩土工程的评价和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参
数,主要包含强度参数、渗透参数、特性参数、应变时间和物性指
标,原位测试多通过勘探过程进行,在详细勘察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勘察方式。
3. 岩土工程勘测的完善措施
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岩土工程勘测能够保证建筑物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针对我国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管理和应用过
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和调整,促进岩土工程勘测
水平的提升。应该了解勘察范围中场地的变化规律、范围、深度、
类型、成因、地貌和地形等特征,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形成明
确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进行充分了解,
例如:沟壑、河道、墓地、孤石等。研究对地场稳定性产生干扰的
不良地质,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重视地下水的补给、排放水平、
类型、水位变化和规律等,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准确评价,明确
渗透性质,对静水压力、浮托力和动水压力的影响、作用进行评估,
对地下水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了解设
计水位,明确基坑的周围环境,提供有效的岩土参数,对开挖边坡
的稳定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选择适宜的支护结构。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入,岩土工程勘探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能够肩负复杂工程的施
工、设计和勘察,主要包含超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处理复杂地基、
开挖深基坑、地下工程、移山填沟、核电站、海上平台和围海造陆
等。岩土工程勘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勘探之前应该做好前
期准备,按照我国的相关标准进行勘探,通过实施监理等措施,保
证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重视对相关操
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有助于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