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烛之武退秦师》中品三君王形象
从《烛之武退秦师》中品三君王形象
朱立静
(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500)
摘 要:《左传》是历代散文的经典,写人记事简约而曲折,“典而美”“博而奥”,往往只寥寥数语,就使人物形象分明,性格各异。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简要分析郑伯、秦伯和晋侯的不同形象。
关键词:文本;细节;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华彩篇章,记叙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的一场精彩的外交斗争。在这场外交斗争中,烛之武无疑是主角,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也往往把重心放在他身上,其实这篇文章中涉及的三位君王也值得我们品读,他们分别是郑伯、秦伯和晋侯。虽然对他们的描写只有寥寥数语,但人物轮廓分明,形象丰满,神采飞扬。
首先,我们来看郑伯,即郑文公。这个即将亡国的君王,文章对他的描写只有一“从”一“曰”。“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秦、晋强强联合,攻打势单力薄的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形势非常严峻。面对这种形势,郑伯只有三条路:要么迎战,要么投降,要么化解危机。迎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肯定死路一条;投降虽然可以暂时保存国土,但最终还是逃不掉亡国的命运。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化解危机,既不费一兵一卒,又可以保存国土,但面对来势汹汹的秦、晋大军,郑国君臣乱作一团,谁能担当此重任?再说这项任务危险性极高,有可能牺牲自己性命,谁愿意去?所以化解危机这条路对于郑伯而言也很困难。
而这时,大夫佚之狐提出:“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通过这句话可以得知烛之武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但从下文也得知,烛之武年轻时并未受重用,说明郑伯对烛之武并不十分看好,但郑伯还是立刻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从这里可以看出郑伯是个善于纳谏的君王,并且决策非常果断。
果不其然,烛之武年轻时未受重用,有着满腹的牢骚和委屈,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面对这种情况,郑伯很尴尬,但并没有放弃,第一反应便是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作为君王,这番认错很能够打动人的,紧跟着便从利益的角度分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烛之武答应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郑伯是个勇于认错、善于言辩的君王。
其次,我们来看秦伯,即秦穆公。文章中没有他的一句台词,只有四个动作,分别是“说(悦)、盟、戍、还”。但他在这场危机中所处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秦伯的,如果听从烛之武的劝说,那么就和,如果不听从烛之武的劝说,那么就战,这也是烛之武选择去劝说秦伯的原因之一。
秦国原先选择和晋国结盟攻打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再加上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当听了烛之武的劝说之后,他意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加晋国的实力,而秦国不会落到任何好处,秦伯立刻改变主意,与郑国结盟,这样反而有利于秦国今后的发展。从这可以看出,秦伯做得任何决策完全取决于秦国的利益,一切从秦国利益的角度出发,说明他是一个善谋利益的君王,但从另一种角度看,也可以说见利忘义、贪婪自私。
秦伯听了烛之武的劝说之后很高兴,与郑国结盟,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这样做,使晋国不敢单独对郑国发动战争,从而秦、郑结盟更加牢固,从这可以看出秦伯决策果断及时。
最后,我们来看晋侯,即晋文公。这次战争的发动者就是晋侯,表面原因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实就是为了对外扩张,争夺霸权。晋侯对这次吞并郑国是势在必得,因为有秦国的帮助,只可惜中途杀出个烛之武,秦伯的突然变卦,导致到手的利益没了,并且盟国也变成了敌对者,更主要的是晋侯的颜面荡然无存。面对这种情况,子犯坐不住了,要求攻打秦国,还以颜色。
但晋侯的一番话让我们见识到了君王风范,“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面对秦国的背信弃义,自己下属也积极要求攻打秦国,还以颜色,但晋侯最终还是带着大军离开了,并不是他胆小懦弱,而是表现了一个君王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攻打秦国,郑国肯定帮忙,如果有幸打胜,那自己也会损兵折将、大伤元气,从而失去争夺霸权的机会和实力;如果不幸打败,那后果不言而喻。
虽然秦国的背信弃义让自己颜面扫地,但不能为了逞一时之勇,而毁了自己和晋国的美好前途,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体现了晋侯作为君王的隐忍不发的胸怀。
同一篇文章中出现性格分明、形象各异的三位君王实属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寥寥数语、几个动作便把人物塑造得丰满、生动。所以说《左传》不愧为历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写人记言精练含蓄,我们在分析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时,要抓细节,品形象。
参考文献:
[1]语文必修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