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阅读教学仍须以读为本

热度0票  浏览145次 时间:2010年9月28日 15:40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最古老,最传统,最实惠,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新课标理的理念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在“读”的过程中要牢牢抓住文本 中的语言文字,细细揣摩、品味,悟中读,读中悟,在读中积累语感,陶冶情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以读为本 感悟 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试问这些能力的形成哪项离得开“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
   1.不“读”,难以培养语感。学语文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语感。养成了语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容易提高了,但我们的学生尽管学语文的时间不算少, 可写起文章来还是句不通文不顺,读篇文章常常结结巴巴,上台讲话憋得面红耳赤。作为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受应试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围绕可考因素讲,然 后让学生在题海中沉浮。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读”。学生对语言没有语感,于是出现了上述现象。如果注重读,要求学生出声朗读,顺畅如流读,以至于背诵,学 生对语言规律有了大量的积累,就有了语感。
  2.不“读”无以激发美。在美的熏陶中陶冶情操,增强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又一重要任务。而学生对文本作品产生的美感,不是靠老师讲就能培养起来的。重要的是靠学生对文本作品反复吟诵中体味出来的。著名教育家黄初先生说:“用眼睛看,听老师讲固然可以从某些词句中体察出其内涵的情感,然后确切地把握其语气语调却非用口来读不可”。的确,不读,不声情并茂地读,就无从体会出像《别了,可爱的中国》、 《再见了,亲人》、《十里长街送总理》等文那如泣如诉、感人肺腑的情感美;不读,就无从领略出《庐山云雾》、《黄山奇石》、《观潮》等文气势磅礴的壮丽 美;不读,也无以品味出诗歌中那抑扬顿挫的语言美……只有出声地读,动情地读,才能品味到文本作品中的美,也只有熟读,乃至于背诵,积累了大量的美的语言 材料和感性认识,才能说话写文时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美――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不读,难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好的文章往往充满着不可置辩 的思辨力量。如《天才出于勤奋》、《找驼骆》、《田忌赛马》、《晏子使楚》等等,都充溢着不可辨驳的逻辑力量,这些文章的思辩力量光靠老师的讲授是难以转 化为能力的。若让学生熟读,读出语气语调,读出轻重缓快,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所用的方法加以归纳,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如何才能使说话写文具有逻辑力量。
  明确了以“以读为本”的重要性,就该研讨怎么“读”了。
   显然让学生死记傻读是不行的。诚然我国自古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显”的说法。但“其义”何是时才能得以自显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原有 的认知结构中的具备能与环境中接受的新信息相互作用并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在反复朗读中主体一方面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一方面对新信息进行意义构 建,然后使二者发生联系,从而构建新的意义。
 1.创设情境,培养情感。俗话说“入境始于亲”。在进行“读”的训练中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或语言描述,或音乐渲 染,或图片展示,或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境中读。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了不起的女孩》一文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1)我们非常想知道评审团是怎么同意李 欢参加的?现在你们是李欢的后援团,可以是她的亲人,也可以是她的同学朋友,抓住她的事迹为她现身说法,打动评审团。学生自学后纷纷举手。生甲:评审员您 好,我是李欢的同学,我要推荐她,因为我非常敬佩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一般同学七、八点钟就能完成,而她患了“肌肉营养不良症,她每写一个字都要使出吃 奶的劲,常常到了十一二点钟还上不了床,我觉得她是一位顽强的女孩。生乙:我是李欢的老师,她每门功课成绩都很好,是三好学生,有一次我去家访时看见她的 床沿贴满了剪纸作品,很出乎我的意料。生丙:我是李欢的妈妈,有一次,她躺在病床上,要我把课文念给她听,我看她那虚弱的样子说:“算了,我们不学了”。 她摇摇头说:“妈妈你念吧,我将来还要考最好的大学呢!”我很感动,她虽然身患绝症,但她不放弃学习,对前途充满乐观……(2)多难得的女孩啊!她有那么 多的优点,真了不起,请你用朗读的方法再一次感动我,好吗?由于有了“角色转换”作为认知基础,学生找到了“动情”基点。同学个个读得都很精彩。其中“妈 妈”读到“算了,我们不学了”时变得声音哽咽,凄然泪下。
  2.思中感悟,思中促读。“学而不思则罔”。学生阅读往往读了多遍仍无收获,主要 原因是读而不思,读而不化。朱憙提出: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到了就是要多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难点、重点进行深入 思考、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领悟。
  3.抓住语言文字,细细品读。课文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载 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品读,使他们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萌发朗读的情感。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第8 小节。让学生默读后教师引导:
  (1)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①最感动的句子: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②说理由:教师引导:
  a.作者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他们有什么相似点?
  b.比较: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邱少云像钢铁铸成似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c.男女分读,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
  d .我们知道,千斤巨石是一块石头,是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而我们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需要什么来支撑?
  (2)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你心中的感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以“读”为本的方法,切忌在学生没有充分感知的前提下教师范读, 慎用多媒体等助读形式,要坚持学生活动为主的原则,注意激发兴趣,以情促读,读思结合,读中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阅读指导.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教学 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