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热度0票  浏览133次 时间:2010年10月21日 10:52
论文关键词:就业  双证书教育  “双师型”师资  培养目标  职业资格
  论文摘要:按照“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高职教育必须与职业资格证制度相结合,这种结合的最佳方式就是实行“双证书”教育。实行“双证书”教育,不仅要科学调整培养目标,精心制订教学计划,而且要打造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质量。
  0引言
    高 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全面实施“双证书”教育,才能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淮海工学院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 专业是教育部第四批工程专科产学结合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也是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几年来,学校准确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按照 “双证书”教育的要求,科学调整培养目标,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职业资格认证质量,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符合市场需求的 有用人才。
  1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制度势在必行
    所谓“双证书”制度,即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应取得学历和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两种证书的制度,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社会的需要。
  1. 1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国家教育法规的要求
    几 年来,国家在许多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提出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 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 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详细说明:“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学生,经所在学校考试合 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历证书;接受职业培训的学生,经所在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考核合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培训证书。对职业学校或职业培 训机构的毕(结)业生,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职业技能标准,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学 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相应职业的凭证。”以上这些,为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证。
  1.2实行“双证书”制度是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社会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讲究“适用”、“效率”和“效益”,要求应职人员职业能力强,上岗快。 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具有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双证书”制度正是为此目的而探索的教育模 式,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谁的从业选择性就大,就业机会就多。
  1. 3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自身的特性
    高 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双证书”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和证明,特别是技术等级证书或 职业资格证书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因此,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2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教育的实践
  2. 1以就业市场需求为依据,科学调整培养目标
    过 去,高职院校一直将培养目标锁定在培养技术员、管理干部上,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大部分学生也认为,毕业走向社会以后就应该是技术骨干,往往 不屑于在动手能力上对自己严加要求。其结果是职业类院校的毕业生理论上高不成,比不上本科生;实践上低不就,比不过技校生,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 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认真学习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及研究就业市场的变化后,充分认识到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广泛 调研、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及时将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生产第一线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确定了培 养目标以后,以市场为标尺指导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做到“三个选定”:(1)选定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紧跟前沿,瞄准市场,贴近企业,服务经济;(2)选定实习实训内容,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3)选定师资结构,内培与外聘相结合,培养“双能型”(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适应教学要求。
  2.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实现毕业生从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为 实现毕业生从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倡导“三用三精”的原则。基础课以“够用”为原则,提倡“精选”。以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 求为度,严格控制数量,精选能够为专业课服务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专业课以“适用”为原则,提倡“精干”。强调专业课的设置必须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 要求,适合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适合社会相应就业岗位的用人要求。同时,作为理论部分的专业课要尽可能进行压缩,以满足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为尺度,真 正做到“精干”。实习、实训课以“有用”为原则,提倡“精练”。这里的“有用”是指与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相一致的“有用”,必须符合经过科学调研、论证所 形成的毕业生能力指标体系的要求,真正实现毕业生从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勤学苦练,方可熟能生巧。近几年,我们主要通过产学 实习、综合技能训练、仪器操作大赛、课外进行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等方式,营造“精学苦练”的学风以打造学生过硬的实践技能。高职教学只有三年时间,如果把 基础课灌得太满,专业课开的太多,只能使学生蜻蜒点水学点皮毛,学而不精。只有把那些与就业能力不相干、可学可不学的课程下决心砍去,腾出课时和精力灌输 “三用三精”的原则,做到“精选、精干、精练”,才能真正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2. 3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施“双证书”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首 先,在教师中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点,让所有的教师充分认识:如果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上下功夫,毕业生就难以被社会认可和接受。进而要求教 师将所有的教育教学过程均与学生就业直接挂钩,并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紧密衔接。这实际上对教师的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以具有测绘资质的测量队为平台,以横向科研课题为载体,鼓励教师到社会上开展技术服务,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定期下基层,进行专业调研,了 解本行业的发展,掌握市场先进实用技术与技能,使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能够紧密跟随行业、企业的技术更新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使课堂教学更具 有针对性。同时还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行业证书。为了使鉴定工作规范有序,先后选送多名老师参加了多个工种的考评员队伍培训,以熟悉 整个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流程和主要鉴定内容。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提供了 人才保障。
2. 4提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质f,与劳动力市场接轨
    为了提高鉴定质量,在鉴定之前对照职业标准,对全体申报学生再次组织理论模拟考试和 现场实训,从而使鉴定的质量大大提高,基本达到用人单位上岗的要求。事实证明,随着“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综合素质得到 了普遍提高。近几年,毕业生中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达93%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跟踪调查显示,许多毕业生就业后迅速成为企业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
  3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教育的几点思考
    “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按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培养计划,如何根据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建立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如何体现双证书制度的教学要求等,都是高职教育值得思考的课题。

  3.,关于课程体系建设
    课 程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其目标就是深人研究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处理好知识、能力 与素质的关系,按照“实际、实用和实践”的原则,加强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以职业能力和岗位就业能力为主线,构建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 课程目标模式;以职业核心技能为基础,构建核心课程模块与就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并有机组合成多项选择的课程结构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进行不 同的组合,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充分利用开放教学管理,开发学习资源和开放评价方式,推进高职课程建设的全方位开放。以专业技术应用 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来设计培养计划,以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为标准进行新型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3. 2关于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 学内容的整合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关键是把握好知识与技能内容的相互关系(知识的宽窄决定技能的高低,技能的高低影响知识的汲取,两者相辅相 成),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不同的选择。以就业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轨;积极开发与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和技术领域发展相 适应的课程内容,促进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体系与内容上的结合。在知识领域的课程内容整合上要做到适度和有前瞻性,不做拓展与延伸;在技能领 域的课程内容整合上,不仅要重视“再造技能、动作技能”的内容,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创造性“智力技能”内容的比重,同当前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教 学实训和生产实习中更容易获得解决问题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3关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
    理 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是“双证书”教育的两大力.面,理论知识来源于课本教材,实践经验得益于生产实际,两者分别构成了理论与实践两大教学体系。实践经验是理 论知识的反映,理论知识是实践经验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始终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特点确定理论知识 与实践经验学习的比例。在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教育活动中,既要重视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增加实践经验,同时更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提高。不重视 理论知识的学习,受教育者就缺乏对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认识,对实践知识的掌握就存在局限性,岗位适应性和弹性就不够;没有具体的岗位技能训练,不仅缺乏职业 教育的特征,而且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因此,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既要克服单纯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片面观点,又要摒弃盲目追求实践经验的做 法,努力使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
  3. 4关于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社 会飞速发展,带来职业岗位的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职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综合性要求,对职业岗位技能掌握的娴熟 性要求,对相关生产过程有亲身经历的要求。为此,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应高度重视高职教师业务能力的建设。一是抓好教师“双师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 不断加强教师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积极促进教师到高一级学校研修,增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利用节假日到生产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努力提高 专业教师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使高职教师真正成为理论专家、技能方面的能手。二是“专兼结合”方法。从社会或生产企业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担任实践性 课程的指导者,让他们将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与社会经历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少走弯路。三是运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把学生送到企业,将专家请进课堂。 只有改善专业课程师资结构,才能适应课程教学要求。
  3. 5关于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
    技能培训与鉴定考核是双证书制度的最 终体现,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高级工)为基准,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通过运用产业现场的典型职业活动方式进行高强度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获取直接的 知识与技能经验,以达到相关职业岗位等级标准要求,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此同时,不仅要注重培训结果,更应重视培训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从事 某类职业岗位的工作技能。为此,必须认真分析与研究相应的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结构,开发出有实用价值的职业技能标准,以满足职业培训与考核的需求。随着社 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职业岗位更迭加快,单一的职业能力已难以适应社会要求,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双证书教育应不断创造条件,分析 与研究社会职业岗位变化的规律,及时开发出新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培训方法与鉴定考核规程,使专业技能训练由单一向两种、三种甚至多种发展,实行三证书与多证书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
  4结语
    当前,社会和经济发 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高职教育应不断丰富和发展“双证书”的内涵,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只要有各级党政机关的政策支持和正 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热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双证书”制度就会发挥应有的效应。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导向 教育 就业 实践 证书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