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语文高效课堂皆在动静之间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来源: 中国论文网    发布者:李龙
热度0票  浏览138次 时间:2011年8月23日 14:08
静与动就如清池之与涟漪,相生相依,完美统一。“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可谓是静与动二者关系的最高境界。《孙子·九地》中曾有记载: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它的本意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旦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教育论文发表
 自古以来,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而学习之道亦在同理。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既需要学生大声诵读、高声讨论、朗声回答,延长参与的激情,也需要学生理性地思考、冷静地分析,用以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处理好思维的“动”和“静”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以致由心理轨迹和教学节奏所着重协同效应,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孔子也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也需要安心地静下去,动静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育论文发表
 一、动静有别,深刻把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教育论文发表
 从前的语文课堂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往往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填鸭”式的接受,辅之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加以巩固,课堂上一片静寂,学生的思维犹如“一潭死水,没有半点涟漪”。这样的课堂早已令我们不齿,并随之摒弃。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在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中, 孩子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挥洒独到的见解,展示鲜明的个性!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但一些教师却陷入了另一误区:以为课堂越热闹,学生主体性体现得就越多。于是动辄让学生讨论、抢答,殊不知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早已烂熟于心。有时为了追求课堂观摩的效果,没有让学生仔细研读文本,热热闹闹地说一些陈陈相因的话,或者简单草率地做几个不着边际的动作,还沾沾自喜、美其名曰是在表演。这种只是追求表面的“动”,过于热衷热闹的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有多少实效呢?
 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动”表现在语文课堂中,是朗读、展示、讨论、争辩、表演······是“有声有形”的外在活动;“静”是默读,是观察,是思考,是聆听,是品味,是记忆,是想像······是“无声无形”的内心世界,“静思”时学生貌似安静,其实头脑里积极思考,脑细胞将捕捉到的知识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是种内在的“动”。“动”则有声有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课堂注意力;而“静” 则利于思维的深入,培养学生学会独特体验。没有“静”的酝酿,就没有“动”的热烈。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将“动” 和“静”完全割裂开来,而应该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激发出语文教学的无限活力。
 二、动静有时,有效调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与“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中生又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模仿力强、表现欲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生理、心理特点。
 所以,学习之初,就该让学生动起来。尤其要大力发扬那种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行学习认知和探究实践的“动”的精神,以此感染、激发那些沉默、被动听课的同学。在知识的巩固与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动态的课堂更具优势,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信息,进行质疑、讨论、探究;在“活动化”教学中(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参与小品、辩论等多种活动方式,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果自然好起来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其中的每一项能力都离不开思考。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静”下来的要求,又是时时存在的。
一道难题卡住了,何妨让课堂静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一篇美文难以言传了,又何妨让学生静下来品味呢?一堂课的容量太大了,又何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静静地记忆和积累呢?自习课上,鸦雀无声,学生在潜心钻研,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在身边轻轻走过,低语指点,立刻心领神会,触类旁通,其功效岂是“动”可与之相比的?这里“静”是条件,学生仍为主体,在听讲中抓住重点、提纲挈领,专注于知识运用的思考,把新知识经过头脑再加工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不仅对所学知识领会更深、记忆更牢,还可以锻炼思维,学以致用。
 三、动静有道,充分发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效
 新课改中提出,现代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探究,也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所以在不违背这一原则的条件下,我们去寻找合适的方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使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相映生辉。1.动中求静,激活情感的体验
 在学生的活动中适时安排“静思”的时间,正如音乐中有停顿休止、舞蹈中有虚拟、电影中有“空镜头”,可以达到“动极生静,静极生动”的境界。学生的暂时凝神静思绝不是沉寂、冷场,恰是为形成新的高潮而酝酿、蓄势,外虽静,内则动,更富有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
 如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对本课的学习,整个课堂顿时顿时沸腾了······在整体感知文本后,学生或放声朗读,或复述打动自己的情节,还有个别学习小组编排、表演了课本剧《第一次飞渡》。在自主活动中学生较好地理解了镰刀头羊为了种群的生存,不怕牺牲的精神,斑羚种群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营造了一个静静的读书场,让学生在内心反复默读结尾处“镰刀头羊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短暂的“静默”后,学生发表了这样的见解:“这体现镰刀头羊大义凛然、至死不屈的精神”、“这说明镰刀头羊的死不同于一般的自杀,是被逼无奈的行为”、“它的死告诉我们,要爱护动物”、“镰刀头羊的自杀,是对生命尊严的维护,是对动物生存权的无声呐喊”、“这句话寄托了作者对人和斑羚,人和动物能够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再读这一段时,学生的声音震颤了,眼睛亮闪闪的,不舍斑羚的离去,抗议人类虐杀的行为。
 再如教学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如果以集体朗读结束后,再来一次“静堂”,就会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人们常说的“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会成为学生此时的真实写照。学生的心将随着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而震荡。他们在心里呼唤敬爱的总理,呼唤着为人民鞠躬尽瘁的英灵。此时的“静悟”达意之深,难以言表,说不定还会引出学生对人生的深深思索,从而悟出人生的真谛。
 2.静中求活,放飞想象的翅膀
 课堂中学生静默思考的环节是弥足珍贵的。只要选取了合适的角度,提出了合适的问题,抓住了合适的火候,学生的静默思考往往是充实的、细致的、深入的,这段表面上的课堂空白,恰巧是学生思维最集中、最投入、最兴奋的当口,足可以“黄金时段”誉之。
 比如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让学生静静地反复品读,在静读中置身其境,进入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此时,学生需要在“静”中凝神深思,顺着教师语言的点拨,渐入诗境,反复品味。小令《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构成了一幅夕阳西下时一只孤鸦栖于枝头哀鸣的凄凉之图。不必在学生读后即让其大谈感受,而是让他们对这九个名词组成的意象静想片刻,在头脑中形成各种有关画面。学生自然会从“枯”、“老”字中,想象出藤条的错落、树皮的黑厚;从“昏”字中,品读出鸦雀嘶哑的喉咙,从字里行间感悟出凄清衰颓、悲绪四溢的气氛。从而在沉吟中对下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断肠”二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品味出诗的美感。
 再如,鲁迅《故乡》中的“我”回到故乡后,来到“我家的门口”看到“瓦楞上许多枯草的茎当风拦着”这一句十分简约,但留下了多层次的想象空间,教师应在学生静思时进行点拨:作者写的是什么?生活的原貌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学生的想象翅膀在款款而飞——首先想象,作者写的不是“房上”的草,而是“瓦楞”上的景。接着再想象“我”既观察如此之细,势必还看到其它种种情景:旧屋、荒院、杂草、枯树等等,可为什么只写“瓦楞上”的“枯草的断茎”呢?还要想象“我”急于见到家中的亲人,匆匆往院内走的情景。想到这些,就可以理解此一句已表现悲凉之情,无须在凄凉之景大力渲染了。
 这种“静中求活”的课型,表面上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但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全体学生的思维却总是处于活跃状态,并且这种思维在适时的交流碰撞中常常能走向深入。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