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探究师生间的沟通艺术

热度0票  浏览59次 时间:2021年8月18日 09:00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与学生搞好沟通,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在日常交流中要明白“通”是目的,并掌握“沟”的技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打破一些长期形成的习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去做,逐渐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沟通;关爱;改变
当下日常交流过程中,经常会有人说: “这件事我要跟谁沟通一下”, 取代了过去的“这件事我要和谁说一下”的表达法。人与人的交往,用更加规范的概念——沟通表述出来。认真思索一下,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不就是与学生搞好沟通,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吗。那么,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沟通?
沟通就是将内心的感受和愿望透过情绪、肢体和语言传递给对方,以达成某种效果。起源是我们有了某个想法,然后脑海中会闪现出某个人或某些人,要调动起他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其实质是拓展我们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问题就出现了,如何顺利地按原本的心愿让他及他们去做我们希望的事情, “沟通嘛!”完全正确,但是沟通包含了两个字,即“沟”和“通”。 “沟”是方法, “通”是目的。所有“沟”的方法都是为“通”的目的服务的,能够“通”就成功,就达目的,否则就失败,就叫白费力气,白搭。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沟通是通的多呢?还是不通的多?问题又是出在哪儿了呢?恐怕多数时候我们教师都在拼命的“沟”,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最后说得口干舌燥,惹得一肚子气,满腹委屈: “我跟你说了这么多,怎么你就不明白呢?你怎么就不听我的呢?”
学生不听教师的,这是问题的关键,而往往不听教师的意见,是因为他们认为教师的意见不正确,所以学生不听。如果学生完全认同教师的想法,何尝会不听呢,又为何会让沟通变成如此难的一件事呢?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许多教师这么想:如果学生认为我错,我就越是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对的,互不相让,旁征博引,证明到底,最好有个包公来主持公道,对的,走人,错的,打五十大板。这还叫沟通吗?沟通不是一吐为快,沟通不是证明谁对谁错。当然我们教师内心万分地想要学生们接受我们的观点和看法,嘴里力图证明对方错而自己正确,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在“挑战”,只能引起对方更加坚决地“迎战”的决心,结果距离我们的本意越走越远。
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了分歧和意见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答案还是在沟通的“沟”上! 其实“沟”是非常需要技巧的。 “沟”的方法不止语言,即“说”这一种,教师还要学会利用表情这个‘指挥棒’,传递给学生肯定、鼓励的信息。 ‘指挥棒’之下,学生也会给出礼貌的回应。
其实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姿势,说话的语气语调,都可以帮助我们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气氛,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成目的。
在“沟”的过程中,如果觉得自己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学生们同意;而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且有趣得多。
作为班主任的我一直比较关注班级中一个叫张小凡的同学,他似乎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总是拖拉作业,课上睡觉、看课外书,他本人似乎也一直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于是从不愿意和老师说话,更别提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了。我也经常和他聊天,经常把他的家长请到学校来,下了很多功夫,但成效甚微。后来我想到了家访,也许在家中他会更真实地出现在老师面前。在征得他全家的同意后我进行了初次家访,这就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有些特殊,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学校附近打零工,还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母亲比较脆弱,常常遇到困难就以泪洗面,更别说关心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了。小凡同学的心理其实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形成了拒绝与成人交往的个性。以后的多次家访使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发现他身上存在一般同学不具有的优点,能吃苦、生活自理能力强、喜欢阅读、重感情等。终于有一次他悄悄告诉我他很不喜欢和老师在办公室交流,认为那样“丢面子”。恍然大悟的我立刻开始尝试换形式和他沟通,我常常给他写信,他很乐于回复。我开始走进了这个孩子的内心,他喜欢周杰伦的歌曲,我就告诉他周是个很有音乐天赋和创意的大男孩,希望小凡也可以汲取榜样的力量;他喜欢科技和创新,我就鼓励他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活动小组,他非常开心,常常在课下就忙着组装设备。从此他在班级和活动小组中的自信也与日俱增,新年晚会上,他声情并茂地演唱了歌曲《蜗牛》,在那一刻我读懂了他,他不是随意选了一首周杰伦的歌,而是鼓励大家都能够像蜗牛一样,为了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往前爬。去年的毕业典礼,他还给我们全班拍摄并剪辑了视频,至今我们都珍藏着这份美好的回忆。他也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需求都不同,我们要在沟通的同时善于找到切入点、表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我们的沟通艺术与学生的心灵撞击产生火花,燃成照亮他们前进的火把。
在日常交流中只要明白了“通”的目的,掌握“沟”的技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打破一些长期形成的习惯,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去做,长此以往,教师就可以渐渐走进学生的心灵了。学生的心灵是洁净的、真诚的,面对学生们真诚的心的同时,教师一定要端正我们的心态,从点滴做起。要想使一切向良性发展,就要先改变自己,如改变了自己,学生们也会改变;学生们有了改变,我们的心境也会改变;心境有了改变,言词也会改变;言词一有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一有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一有改变,素质就会改变;素质一有改变,师生关系就会改变,师生关系一有改变,教育成果随之而来!
参考文献:
[1] 戴尔·卡耐基 . 沟通的艺术 [M].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2] 雷夫·艾斯奎斯 . 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 [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