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

热度0票  浏览205次 时间:2019年9月09日 16:24
  吴 婧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2016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2016 年 4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 :“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 ” 2017 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关键词】工匠精神;传承;创新
  ! ! ! ! 工匠精神中所包含的“精益求精、爱岗工匠、无私奉献”,这不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所提倡的“诚信与敬业”。“工匠精神”
  被反复提及,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实施“中国制造 2025”,从实现“供给侧改革”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一步深化,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不呼唤着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早在《诗经》中就能追溯其踪迹,《诗经.卫风.淇奥》有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即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 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孔子的《论语》中得到高度赞赏,朱熹在《论语》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精也”,《庄子》中出现“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提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正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们铸就了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历史。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工匠的爱岗敬业的充分体现,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的精神理念。 在这种精神理念的推动下,员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从技术到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高标准的追求,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事绝不只做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二、工匠精神提出的时代背景
  2015 年度的《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 116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 7400 多亿人民币,中国人 2015 年仍然买走了全球约 46%的奢侈品,而绝大多数的奢侈品是外国制造的。 此外,大家都知道的“国人到日本疯抢马桶盖”、“圆珠笔上的圆珠都需要进口”等,无一不在拷问中国的制造业———为什么能够生产卫星火箭的国度,却生产不出用户满意的马桶盖。
  三十多年的中国企业发展之路出于快速改变状况的动机,企业主要的重点在效率上,忽视在产品制造、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下硬功夫。而现在的局面完全不同,在企业竞争、产品竞争白热化的现实面前,消费者的注意力已从物质本身转到产品的品质上,而高品质的产品需要有工匠精神才能被制造。这种趋势要求企业必须大力培育工匠精神。 只有出现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从业者,才能提高产品的整体品质,也只有出现一大批以工匠精神为立业之本的企业,才有可能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从业者成长提供条件。
  三、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反思自身缺乏工匠精神的同时,应当吸收和借鉴德国和日本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的做法,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政府要重视和倡导工匠精神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政府的“有形之手”。 在这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的管理规范和创新管理方式。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市场环境,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还应当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严惩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假货盛行与工匠精神水火不容。 如果市场秩序混乱,造假、贩假与售假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工匠精神将无法生存,结果就是毁了整个行业。
  (二)社会要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技术工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存在,时时处处地收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氛围。 一方面要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落到实处,进一步改善技术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另一方面树立崇尚“十年磨一剑”的理念。 社会应当抛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风气,让踏实工作一心钻研的技术工人得到应有的尊重。
  (三)高职院校要承担培育工匠精神的责任。通过高职院校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做法。高职院校应当发挥贴近学生和丰富教学资源的优势,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主阵地。二是将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正确的职业观纳入到专业教育当中去。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工匠精神,进而认识到工匠精神在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将工匠精神贯穿到实践教育中去。
  (四)劳动者要有工匠精神的职业。《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每一个劳动者。 只有每一个劳动者将精益求、专注持续的职业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工匠精神才能真正落地生花。
  作者简介:吴婧(1992-),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 2015 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喻文德.工匠精神的伦理文化分析[J].伦理学研究,2016,(06):69-73.
  [2]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36-40+85.
  [3]叶美兰,陈桂香.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
  高教探索,2016,(10):27-31.
  [4]周菲菲.试论日本工匠精神的中国起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09):80-84.
  [5]齐善鸿.创新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05):5-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