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热度0票  浏览132次 时间:2013年8月26日 14:01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柳 欢

(广西银行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7

  要:语文教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目标。本文从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途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

“创新”这一名词,在《南史·后妃传·上·宋四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创新是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简单孤立的思维活动形式和两种或几种思维活动类型的简单相加,创新思维是指“人作为独立个体,在创新活动的认识过程中,善于思考、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维、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活动。”“创新思维往往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创新思维也可以说是创造性思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 [1]

作为核心教程,语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语文教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主题意识和能力,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同理,由于创新的特点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所以,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应把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培养创新思维的禁锢

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集中表现在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便是以静态的、单一的应试指标作为评估体系,用知识记忆的多少反映教育的全部成果,其结果把知识变成了人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其缺陷及禁锢方面,集中表现为:

第一、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忽视运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以教师为课堂的主题,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综合素质较差,缺少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四、知识面过于狭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不健全,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第五、偏重口语灌输、机械练习、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学习兴趣与激情。

(二)推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过程是个复杂的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

1、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人才,已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专家在考察了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后指出:“人们愈益要求人类教育把人类所有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解放出来[2]可见,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它向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仍旧因循守旧,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我们将无法迎接和战胜这些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3]因此,开展创新思维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

2、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是中小学教育基础学科中的基础,也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一般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语文培养,不是单纯地讲授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也不是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技巧,而是把观察、想象、理解、表达、思维等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这一层面而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中学生生理和心理迈向成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个性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都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都独具创新意识和能力。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并严格督促,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

(一)文化知识的积累

法国科学家巴斯特说:“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也就是说,机会总是垂青已经准备好了的人。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丰富、有创新思维的人,深厚的文化知识是前提。活跃的思想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前提的,没有对知识的占有,就不会有思想的深度。离开了知识和教育经验的积累,创造性思维永远不会产生。因此,教师应在课内让学生切实学好课内基础知识,储备好精神食粮;然后开拓学生的视野,将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的广阔田地中,这样才能极大程度的在视、听上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想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科技文化水平,为培养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环境的和谐

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德国的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助于集体创造力的发挥”。[4]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打成一片,教与学也应统一起来,师生关系亲密无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将过去指挥者与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与成才的促进者与创新者。建构和谐的教学过程,也是鼓励学生有疑必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找补到切入点时,教师应适当鼓励与点拨,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

因此,课堂环境的和谐是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采用单一手段,直线性的陈旧模式来传授知识,学生是不折不扣的“遥控器”,个体创新潜质的得到很好的发掘,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传统与现代想结合的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教学、下组讨论、情景教学,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我国,不少优秀教师在这一方面已为我们摸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如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讲讲、译译、练练”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教授阅读、作文、交际、基础知识等方面,都应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不断开掘。

(五)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以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换句话说,教师除了在创新思维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视角的独特性、观点的求异性和批判性等方面注视积极引导,还要在兴趣、意志力等方面重意培养。一旦创造心理障碍产生、反应变得迟钝、对习惯的事物失去敏感性、感情惰性时,如怕别人嘲笑,害怕失败、害怕吃苦等消极情绪等,语文教师则应发挥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分散其注意力,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多鼓励,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四、结语

创新思维是世道的需要,是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一门学问,需要每位中学语文教师立足教学实践,多渠道,多层面地开展创造性教学,努力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思维,解放思想,不断改善。只要用于探索,加强对学生的知道和训练,就一定会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广阔平台。

 

参考文献

[1]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曹蓉蓉,吴毅.创新意识与能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黄保强.创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钱平吉.破网创新[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创新思维 教学 语文 中学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