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工学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纪念性建筑实体象征与隐喻的抽象表达

热度0票  浏览353次 时间:2019年3月27日 08:29
  【摘要】 文章根据笔者多年建筑规划设计经验,谈谈纪念性建筑实体象征与隐喻的抽象表达问题,供同仁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 纪念性建筑 ;实体象征 ;隐喻 ;抽象表达
       1. 建筑实体象征与隐喻的具象和抽象概念
  建筑 [1] 历来都被视作是艺术门类之一,但有别于文学、音乐、绘画等这些属于意识形态的只体现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而无物质实用功效的纯艺术。建筑具有非常明确的实体特征,由于其实体特征的存在,使得建筑具有巨大的体量和丰富的空间,从而具有物质的实用价值。
  实体形象往往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 并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因而建筑创作需要象征或隐喻某些内容的时候,经常把实体当做其表现的载体。
  建筑实体的建造由于受到功能的约束以及建造技术的制约,一般不能象雕塑那样具体的再现某种形象,因而建筑实体的象征与隐喻定是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另一方面,抽象与具象两者的界限难以明确划分,最小程度的抽象往往和最小程度的具象难以区分。
  如果说相对具象的实体象征和隐喻在创作手法上更多地从“形似”入手,将纪念性建筑刻画成某一易于理解的相对具象的形态,使观者“望形而生意”的话,那么相对抽象的实体象征和隐喻则是从“神似”入手,通过设计手段,将建筑实体和纪念性主题之间建立同构关系,使观者“得意而传情”,从而达到纪念 [2] 的目的。
  2. 实例说明实体象征与隐喻
  2.1 英格兰大屠杀纪念馆
  1990 年设计的新英格兰大屠杀纪念馆位于美国波士顿市政厅露天广场,设计者为斯坦利 - 塞托威茨。纪念馆由六个不锈钢构架和玻璃表面的方形巨塔构成,六个巨塔分别座落在六个两米深的地坑之上,地坑的底部是燃烧的煤气炉。六个玻璃塔分别以集中营的名字来命名,玻璃上镂刻着 1 到 600 万的数字,以此象征在大屠杀中死去的 600 万犹太人。这个项目被评为“近来公共建筑中最耀眼、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也是最纪念碑化、最具戏剧性的纪念馆之一。”
  创作者塞托威茨在关于它的抽象化的实体象征和隐喻有这么一段文字描述——“它是六盏蜡烛,或者是烛台。它是围在策划那个是广场的柱廊。它是文明的遗迹。它是六根代表死亡的柱子,或者是六个室。人坐在凳子上,在火炉边取暖。它是波士顿市政厅的断片,是被埋葬的地狱房。有人把这个火坑比作六个死亡集中营,从地下升起的热气通过玻璃烟囱升向天空时,就像是人类的气息……”。
  2.2 耶路撒冷的拉宾墓碑
  1995 年建于耶路撒冷的拉宾墓碑是由一黑一白两块弧状的石块构成,黑白两石的中间留一缝隙,并以曲面的形态半围合着地面上一个圆形的容器。墓碑的实体形态发人深省,抽象地象征着拉宾本人因期望和平反被杀害的事件,抽象地隐喻着对和平的追求与现实境遇的对比。同处以色列的亚德瓦西姆纪念馆 1961 年由埃尔赫南尼设计,它是为纪念在二战中被残酷屠杀的犹太人所建。其外部实体形态由上下两段不同材质的立方体所构成。上部光整巨大富有重力感的混凝土立方体承托在下部由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碎石所构筑的墙体之上,建筑师用实体象征的语言高超地抽象出那些强加于犹太人身上难以承受的悲伤重负。
  2.3 广州中山纪念堂
  建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我国纪念建筑中较早采用相对抽象的手法来进行的象征与隐喻的建筑。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能够容纳 5000 人,用于大型纪念性集会的纪念性建筑,吕彦直在设计时将主体设计成八角形, 抽象出中国宝塔的平面结构;立面为三层坡檐,抽象出奇数塔层的中国宝塔形制 ;东、南、西三面立柱抽象出宝塔塔层之间的立柱 ;纪念堂顶部实体形态的处理则是宝塔“刹杆”的抽象变形 ;而各檐口悬挂的风铃则是中国宝塔特有配件——“风铎”的演化。由于吕彦直先生的早逝和设计图纸的散失,有人认为广州中山纪念堂八角形堂体是隐喻国民党国徽,还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风水设计”,纪念堂的堂体是一只“老虎头”。
  但以中国宝塔作为实体形态进行抽象表达是比较贴切和符合逻辑的。宝塔的建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歌功颂德之意义,在中山纪念堂的设计中采用这一实体形态,则是象征了孙中山先生为民族解放和独立所做出的伟大功绩。“宝塔纪念堂”的八角形堂体,在当时的工程技术条件下提供了稳固的结构体系和最大的空间容量。可见一个优秀的实体抽象理念的形成,在具有美好立意,使人产生纪念性心理共鸣的同时,也应该立足于建筑的功能使用、结构形式等世纪建造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对功能要求比较复杂的革命纪念性建筑。在这一点上尤为重要。
  2.4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落成于 2007 年 9 月孟良崮战役胜利 60 周年之际。两个截然断开的、简洁平缓的呈对称状的三角形体块是该建筑主要的外部实体形象。这两个相对的三角形体块,抽象 [3] 地隐喻着战争双方的对立,隐喻战争中力量与智慧的角逐。这一实体形态的构成关系也是抽象地表达了孟良崮的“崮”的轮廓形态,以此象征烈士们如苍苍青山搬的胸怀。三角形体块的平缓与缓和同时也抽象地象征着烈士们人性的力量——“它稳重、深沉、含蓄,有着不随时间流逝而改变的坚韧和执着”。
  3. 正确把握实体象征与隐喻的关系
  实体象征与隐喻具有暧昧的特征,那么纪念建筑的创作在对其进行应用时,就应有意识地降低这种模糊不清的暧昧性,一方面应认真分析能够代表纪念对象的特质性内容,另一方面应注重实体形态的差异性。人物型的纪念建筑应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品质,例如聂耳墓突出了“音乐”特性, 以纪念其“人民音乐家”的形象,(1)马克思墓碑雕像则以刻画入微的头部形象反映其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事件型的纪念建筑则应抓住事件发生的特有场景和背景,将被纪念的单一事件从其他同类事件中分离出来。
  (2)甲午海战馆的创作以船为实体造型,突出海战的特点,使其从其他战争纪念类型中分离出来,而其“折断的桅杆”和“撞击的船体”又反映了甲午海战特有的战争场景。
  (3)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其环绕着纪念碑的是呈环状的纪念廊和名人题序碑廊。环廊的实体形象取形于安徽民居,廊顶为一组组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马头墙。建于江西萍乡的秋收起义纪念碑,其基座采用具象的长城形态,基座墙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饰有火炬和火焰,以此象征秋收起义之火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隐喻毛泽东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以上的例子中,以马头墙象征不朽的革命精神,以墙内外的火炬和火焰象征革命之火燃遍长城内外,这样的实体象征和隐喻难以让观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即使加以说明介绍,也让人觉得是牵强附会。
  4. 结语
  在实体象征与隐喻方面,当代的纪念建筑 [4] 则较多地采用了抽象的实体表现方式。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与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有关,因为导致了人们审美标准的改变。在现代建筑中,人们对造型艺术和时空观念有了很大的突破,对建筑造型增多了表现手段。因而,建筑师在创作艺术上反映出的思维方法与传统思维有了很大区别。人们强调纪念建筑的结构状态,形象特征、环境表现,以及更多的抽象思维,引发人的联想和深层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齐康 . 纪念建筑与建筑的纪念性 [J] 世界建筑,1991.(2):22-25
  [2] 张宏 . 形式的意义与意义的形式 - 纪念性建筑的象征性[J]. 新建筑 1997(2):37-39
  [3] 刘斌斌 . 纪念性景观设计原则初探 [J]. 规划师 200319(2):21-2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