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教育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胡 拓 和润生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丽江 674100)
【摘 要】丽江市各级部门对纳西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纳西文化课程的开
展中,依然面临着传承环境、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
的几点思考,以便更好更深入地开展纳西文化校园传承活动。
【关键词】纳西文化 校园传承 现状 思考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发达兴旺,
这就是民族生命力强,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丽江作为纳西族的主要居住地,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玉龙纳西族自
治县就位于丽江地区,推广纳西文化,传承纳西文明,是丽江实现文化立市的根本所在。而纳西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传
承民族传统从娃娃抓起,是促进并有效进行文化传承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纳西文化校园传承的现状震惊中外的1996年丽江大地震,不仅唤醒了纳西人民重
建自己的物质家园,同时也换起了纳西人民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自觉性。大地震以后,丽江民间先后自发涌现了十几个
纳西族传统文化传承组织。正如丽江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学者们认为的那样,依托学校开展纳西文化的教学传承是行之有
效、 传承面广, 社会影响大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方式有“生源保证、组织保证、时间保证、纪律保证”等诸多好处。自
第一届传承班在1999年于黄山小学开班以来,先后有黄山小学、大东中心校、白马龙潭小学、兴仁方国瑜小学、大研中
心校、福慧学校、七河中心校等多所学校开展了纳西语和纳西文化的校园传承活动。2003年当时的丽江县第12届人大常
委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县小学教育中开设纳西语言传承和普及教育的决议》 ,先后成立了纳西娃娃艺术团、大东白水完
小“热美蹉”基地、黄山完小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兴仁方国瑜小学纳西母语传承基地、白龙潭小学纳西童谣传承基地和
大研中心完小民族打跳基地等 “一团五基地” 进行试点。同时,编写了《纳西文化诵读本》 、 《纳西族母语和东巴文化传承读本》 (3册) 、 《音乐》 (9册) 、 《美术》 (8册)作为教材,另外,白龙潭小学编写了校本教材《纳西童谣》 ,这些基地与教材,对于纳西文化校园传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丽江各小学
开展的纳西文化校园传承活动也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二、纳西文化校园传承的问题与思考十多年来,丽江市各级政府、民间人士以及丽江各中小
学校在进行纳西文化校园传承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其部分先进经验受到国内外的好评,但离社会
的期望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纳西文化的校园传承多在丽江市以及市周边的一些
中小学开展,范围不大,面太窄,对全民教育的影响有限,不能够形成纳西文化校园传承的强烈氛围。首先是城市地区
因为经济等的发展,原生态的纳西文化日渐衰微,受外来文化的强烈影响,不少纳西族家庭已经不会讲纳西语,平时不
再进行纳西传统或者东巴文化活动,因此大多数中小学生已经缺少纳西文化传承的社会和家庭环境,这些学生无论是在
生活中还是学习中,纳西语和纳西文化已经无用武之地,纳西文化的传承只是“为了学而学” ,缺少理性的利用,课堂中
即使学了,很快就忘了。其次,随着丽江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到丽江定居工作的汉族或者其他民族的人越来越多,
人员流动也很快,不少中小学中汉族学生已经占据了主体,例如,黄山小学2008年开始的东巴文化传承班,全班纳西族
17人,非纳西族21人 ; 2011年开设的传承班,非纳西族占到60%。 在如此环境中进行纳西文化的校园传承, 困难可想而。
而广大的农村地区,本身有良好的纳西文化环境,却因为资金、师资、观念等原因,没有进行校园文化传承,例如,丽
江的一些边远地区一直以来就是纳西东巴文化兴盛之地,至今很多家庭依然以纳西语进行交流,进行传统的纳西礼仪活
动,但当地的中小学却没有开设纳西文化类课程。我们认为,纳西文化的校园传承应该重点偏向一些周边原生态纳西文化
保存很好的村寨小学,加大对其的投入和管理,改变这些学校放羊式的管理模式,走“升学 + 特色”的道路,甚至于这
些村寨学校可以和城市里的学校进行教学以及校园特色文化传承课程等的合作,促进双方教学质量和校园文化传承的双
赢发展,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纳西文化校园传承中缺少多层次,全方位的体系建设。纳西音乐课以及开设纳西文化课是纳西文化校园传承的
两种最主要的实施形式。在课程设置中,前者主要和普通音乐课相互补充,后者则是与地方课程相联系,充分发挥民族
教育的“双重性”作用,另外,有的学校尝试开展东巴文化传承班的方式,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在所选择的传承班中学习,
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对于这种促进纳西文化校园传承的课程,一般是小学因为学生的课程负担
不重,可以作为兴趣和校本课程安排,但是,初中却由于学生有11门课程,基本没有多少学校开设这类民族文化传承课
程,而高中则完全没有开设,甚至于为了突出主科的重要性,为了学生更好地高考,音体美等副科压缩到极少,更不用谈
这些与高考完全无关的内容了。因此。我们发现,即使东巴文化传承班中的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一旦学生小学毕业,
走入初中、高中后,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进行衔接,几年的时间不再用纳西语、不再关注东巴文化,以前所学到的东西
基本忘却,也就谈不上文化传承了。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是教育以及文化部门应该联合起来,组织一
批文化传承人和部分专家教师等完善整个纳西文化传承的体系,完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形成丽江独有的地方课程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所需完成的任务和标准。另外,也可以和当地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合作,开办
研究所和实验班等,完成从娃娃到大学生的一系列教育。
三是教材与师资的匮乏,教育手段的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虽然,丽江市教育部门组织人手编写了一些纳西
文化校园传承的教材,并且在全市一些学校免费发放,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了课时、培训了师资,并且组织人员
尽心不定期的检查,但在实践操作的层面依然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是教材的问题,我们不是说已经出版的教材不好,
但是,纳西文化传承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要不要教纳西语、还是只教纳西音乐美术?纳西拼音怎样教才不会与汉语拼音
混淆?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其次,老师是纳西文化校园传承中的主要传播者,他们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学校在纳西文化传承中的效果。丽江市虽然紧急培训了一批教师以加强纳西文化传承课程的师资力量,但是,
我们依然发现,除了一些专门从事纳西文化传承课教学的老师外,其余的老师并没有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很多的认识,
每周少数几节课的纳西文化熏陶,但是大多数课,特别是主干课中缺少潜移默化的渲染,整个纳西文化传承也就没有形
成良好的校园环境。第三,有的学校只是把纳西文化传承课程作为应付上级部门考核以及扩大自己学校名声的手段,并
没有认识到纳西文化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已经开展的纳西文化课程中,老师的教育手段单一,依然是
老师讲,学生跟着读或者念等传统教育方式,无法让现在的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因素,都阻碍
了纳西文化校园传承活动向深处开展。我们认为,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协调一批儿童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来共同
探讨纳西文化传承教材应该怎样编写,教哪些内容,制定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等。同时,可以编写视频、课件,甚至于做
成动画等各种形式以便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各学校也应该组织学校老师进行纳西文化等的培训,组织老师,特别是主课
老师参与到纳西文化传承课程中来,推广相关经验,以便让老师们在主课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文化教育。
四是资金的缺乏,教育经费的限制,也阻碍了纳西文化校园传承的开展。以黄山小学的东巴文化传承班为例,其
1999年开办至今,所需经费都是由郭大烈先生和黄琳娜女士开办的民间性质东巴文化传习院进行私人筹措,教师由其聘
用,教材由其编写印刷后免费发给学生,学校无配套教育经费投入,因此出现前几届学生有教材,现在这几批传承班的
学生没有教材 ; 东巴舞蹈和东巴仪式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服饰器材损坏后缺少经费进行购买和维修的现象。纳西文化校园
传承工作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人力、物力、财力等,当前,开办纳西文化校园传承的学校在活动开展中本着“节
约办大事”的精神,从不多的学校办公经费中挤出一点点来进行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其经费的最大功效,但是经费不
足还是从根本上制约着纳西文化校园传承进一步深入开展。由于经费不足,当前各学校担任纳西文化传承课的相关教师
是没有任何补贴的,部分是由各关心纳西文化传承的民间人士或者学校老师靠自己关系免费请来的,从长远看来,不利
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样,正如丽江古城区教育局杨一红女士所说,因为没有资金等的持久支持,在实际工作中,一
些学校头两年开展得轰轰烈烈,后两年则销声匿迹,各学校领导不再重视。我们认为,政府教育部门应积极参与到纳西
文化的校园传承中来,加大对各类相关活动和举办文化传承的学校进行投入,可以选择分等级、分批次检查奖励的方式,
给予纳西文化校园传承活动举办得好的,有特色的学校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以促使纳西文化校园传承走精
品化的路子,不要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郭大烈、黄琳娜、杨一红编,纳西母语和东巴文化传承与实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2]郭大烈、杨一红编,纳西族母语和东巴文化传承读本,[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3]郭大烈、杨一红编,纳西文化诵读本,[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4]丽江市古城区白龙潭小学编,纳西童谣,[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