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记忆艺术的诗意呈现

热度0票  浏览64次 时间:2021年4月29日 15:26
( 高雄师范大学,台湾,高雄 80201 )
摘 要:记忆是艺术创造力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常记忆艺术是将回忆到的元素以艺术有关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影像或者文字以及相关的衍生物等。将记忆艺术与诗句意境相融合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会让欣赏者会从中感知到具有内蕴的诗意,并且从这种意境之中得到对艺术更好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提升个人艺术修养。
关键词:记忆艺术;意境;诗意呈现;艺术感受
纵观艺术发展历程,以记忆为基质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不可胜数,而具有诗意的记忆艺术作品,无一例外都给人留以深刻印象,这种氛围在文学、建筑、绘画、电影等等领域均有体现,观者来以多种角度去揣摩这类作品会感受不同的诗意呈现,创作者多元的思考角度的也会呈现不尽相同的诗意氛围。像电影《记忆大师》中是以记忆虚幻与现实的矛盾纠缠来营造压抑氛围;再如意大利诗集《新生》,这是但丁为怀念与赞美其恋人所作,全诗赞颂“爱情的化身”,镌刻了一位美丽动人的白衣女子形象,并将无尽的温柔与高贵典雅的深深的烙在读者的印象中,从而更直接的让读者从诗句[1]
中体会到但丁作诗时的幸福与愉悦 。 记忆艺术本身就蕴含诗一般的时空魅力,若创作者再以哲性的思维对作品进行呈现,那么其诗意会将在作品中得以更多的升华,从而提升艺术作品的质感与内涵。
一、文学作品中呈现的诗意元素
鲁迅先生所著作品《朝花夕拾》为记忆性作品中的代表作,该作品由儿时记忆出发,如诗般的语言描写一幕幕少儿时期所见经典场景,文笔细腻又暗讽,无论何时从何种角度阅读品味,都会给读者带来一种切身之感,如其中一幕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描写了儿时玩乐与读书的回忆,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但不同的人阅读会产生不同感受,好似站在一面镜子面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像一般;再如高尔基的经典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将文学效应与回忆效应急剧放大,起到让读者切身感受与艺术共鸣的效果。
二、城市记忆及其诗意呈现
城市记忆是对城市所在空间位置的内涵及形成过程的概述性历史认识,城市记忆反映出该城市的空间环境以及典型建筑与典型事件,其记录于集体印象中,经过代代相传与岁月洗礼后所存留下来的艺术概念。其中历史街区以及历史人物对于城市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代表性作用。例如开封古城的历史性建筑代表——开封府,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伴随着开封古城的记忆所营造出浓烈的氛围,在每一个居民与历史研究者的脑海之中皆勾勒出包拯铁面无私、惩奸除恶的形象,这种形象所衍生出的品质也会影响城市的一代代人;再如人类建筑史上“美的典范”——古希腊帕特农神庙,是以人的感受与视觉作为建筑的出发点,使得冰冷的大理石不仅充满生机,更赋予人的理性与理想,这也让罗泰戈拉也由此发表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
三、绘画艺术中的诗意呈现
绘画艺术是艺术行为中最为常见的,其在早期是以忠于客观形象形态进行一系列的高度概括再以象形图像进行绘制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抽象绘画中,一般是创作者以某些事物为引导在脑海中进行联想构思而产出的作品,这种作品的表现力更为强烈。如达利画作《永恒的记忆》中,绘画了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分别置于不同的对象之上,都如同软糯的面饼一般,给人以极度抽象之感,该画作是达利与精神病患者交流,通过患者记忆与潜意识描述所得而成,创造出了一种“令人眩晕的真实而又迷幻的感觉”,像是在梦中抓住了流动的河水,使得读者陷入迷幻与现实的矛盾纠缠之中。
四、电影艺术的诗意元素
以记忆性为题材的电影作品总会给观者带来诸多特别的感悟。这类电影在国内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哈喽,树先生》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回忆树先生的中年生活,该影片全篇围绕树先生的爱情线索展开回忆,从一无所有被人轻视到渴望爱情又失去爱情以至于疯癫,这种时间节奏让观者在观看电影时会误以为作顺序叙述,实际上影片后期已经属于幻想回忆型的内容,从现实到虚幻,由生活到生存,一幕幕的场景牵动着观看者的情绪,影片开始以一种压抑的氛围缓缓展开,在结尾处达到高潮,在主人公落魄潦倒却渴望爱情时遇到了恋人,给人以春风拂过被冰雪冻僵的面容之感,结尾高潮部分却又将悲伤急剧放大,这种跌宕起伏的急转弯实为编剧的点睛之笔,而“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乐事稀”正是对点睛之笔的最好概括。
五、音乐艺术的诗意元素
音乐作品中以歌词作为叙述记忆的作品不在少数,既有赞叹美好爱情,也有暗讽人情世故的歌词。典型代表作品如勃拉姆斯的四部音乐回忆录《间奏曲》,《间奏曲》
利用不同节奏以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风格将勃拉姆斯一生向听者缓缓叙述,第一部乐曲中节奏不快,但是非常富有激情,象征着少年时期勃拉姆斯对于生活的向往与热爱;第二部作品中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淡淡的温馨之感,又有隐隐所含的失落,象征着青年时期勃拉姆斯对于生活中的挫折和对爱情的渴望,第三部作品以宽广而忧伤的旋律进行,代表着在这一阶段作者的经历陷入人生困境之中;第四部作品则表达出了一种不安但似乎又充满着渴望的感情,这种如叙事诗集一般的音乐旋律使得该种回忆型音乐体裁的艺术效果得到升华,并更为充分的调动起了听者的内心活动。
六、结论
富有诗意元素的记忆所酝酿出来的艺术作品更具强烈情感,对于现代艺术作品的创造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欣赏者在体会艺术情感的同时感受到蕴含于作品的隐喻之中的深邃哲思,会使得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生命内蕴和可供多元诠释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于波. 城市记忆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支宇. 再传统——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立场与记忆模式[J]. 文艺争鸣, 2013(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