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自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口语传播舆情分析

热度0票  浏览67次 时间:2021年9月23日 14:03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广东,广州 511370)
摘 要:作为最原始的人类传播方式,口语传播历久弥新。在新闻高度自由、人人皆媒的自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两微一端”,凭借自身广袤的传播范围、强劲的辐射效果,已然成为政治传播“扩音器”、官民沟通新平台。如何参与、引导并管理重大社会议程,是目前以新闻发言人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们应致力解决的新课题。本文基于理论叠加案例的研究模式,对自媒体时代下新闻发言人口语传播进行舆情分析,进而探讨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口语传播;新闻发布会;舆情分析自媒体,一个不再新鲜的专有名词。无论天南海北,都市乡村都已然人人皆媒,处处 UGC——故而被冠名为自媒体时代。随之改变的是政府执政环境——信息的高速流转,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显著提升,决策透明度的不断增加以及舆论压力的与日俱增,对于以新闻发言人为代表的行政人员而言,实则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考验。近年来屡屡出现如“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之类的“雷人官话,这必然引来舆论挞伐,尤其在自媒体语境中,由于自由性及广泛性的传播特征,行政人员不当言辞将得到无限放大,数以亿计网民各显神通、轮番上阵,一齐促使政府执政压力达到顶峰。
如今这一现象已成常态,一方面彰显国家民主进程的升级演变、公民议政监督手段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折射出目前国内部分行政人员媒介素养缺失、执政理念失范、口语传播失态。在笔者看来,自媒体时代,政府应及时抑制“媒体恐惧症”在行政管理内部的扩散;行政人员应清醒认识到,在发布会等重大信息传播场合,无论“三缄其口”,还是“退避三舍”,都是自身能力无法适应时代的典型“症状”,将被人民所不容,为时代所淘汰 [1]。
新闻发布会,是“政府或某个社会组织定期、不定期或临时举办的信息和新闻发布活动,直接向新闻界发布政府政策或组织信息,解释政府或组织的重大政策和事件”。通常由新闻发言人或政府主管官员主持,一方面为信息的传播者,另一方面也是信息的过滤器。随着中国日益与世界接轨、民主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闻发布会已成为中国政府展现大国形象、满足执政需求、广纳各界直言的一大利器。
一、自媒体时代下口语传播的典型问题
在自媒体时代大众媒介深度参与的背景下,以行政职务身份就重大社会议题公开发表言论时,一旦言论失当、信息稍有偏差,便会引发公众信任危机,再加上网络社会自身无限放大效应,公众不安及愤懑情绪将会达到顶峰,导致社会大众对政府公信力、权威性及引导力产生质疑,最终促使社会关系恶化,国家形象遭受重创。综合国内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多场发布会,笔者从中得以剖析行政人员在自媒体时代下口语传播的典型问题,概而言之有以下五类:
1. 照本宣科念稿式答疑,套话空话废话不绝于耳
由于新闻发布会需要兼顾多方需求的特殊性,其所承担的信息传播量堪称一篇“深度报道”,故发言人提前准备稿件无可厚非、甚至十分必要。但稿件的存在,旨在于帮助发言人厘清现场信息传递的轻重缓急及传播内容的完整性,而不应该成为一众发言人照本宣科埋头念稿的正当理由 [2]。在发言过程中时时可见:发言人平均五秒低头看稿一次,惯用书面化语调向公众传达信息内容,同时发言人对政策施行的照搬重念、对记者提问重点顾左右而言他以及频现“相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或一系列措施”等老生常谈,套话空话废话洋洋洒洒,一方面大肆挤压有效信息传播时间,另一方面阻碍了公众对自身关注信息的个性化接收。
2. 副语言失误,缺乏真诚交流
一直以来,公众传播中副语言的合理使用,不容小觑。
常见的副语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体态、服饰、时空感觉显示等,作为语言之“副”,一齐为扩充信息的容量和浓度添砖加瓦。而纵观国内多场发布会,能够发现现场发言人的副语言使用,皆令人啼笑皆非 [3]。如个别发言人居中而坐,在介绍主要内容时,面部表情呆板懈怠,眼神空洞无力,语气音量差强人意,缺乏真诚交流,这是口语传播中信息能否被公众有效接收之大忌。又有部分发言人正襟危坐,如临大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自己先将记者们视为对立面, 无论是眼神还是语气都透露出紧张与急促。这都将极大耗损信息传播的质量,在官民之间形成干扰波,无法达到有效传播之目的。
3. 口误频频,全场戚戚
进入新世纪后,这一点应该是新闻发言人对外发言失误的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自媒体上不少关于“XX 发言人下台”的言论甚嚣尘上,也正因为如此。
一般而言,新闻发布会中口误之所以出现,一是由于不少发言人早已习惯由秘书或内部机关拟定稿件,甚少提前熟悉发言内容,不能及时甄别漏洞而产生的现场主体原因,二是发布会前期的内容收集与资料处理中出现的数据不符或信息不对称情况导致的幕后客体原因 [4]。而当今时代,自媒体大行其道,更是为每一位用户配备了“放大”功能的“有色眼镜”,行政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倘若频繁出现内容不当、信息不准或格式失范等问题,都会成为受众“口诛笔伐”共同声讨的对象,这不但阻碍传播渠道、干扰意义生成,更大大降低政府公信力。
4. 忽视受众接受心理,易造成社会恐慌
发布会之所以能够得到政府青睐,从而作为重大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正是因为其把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进行了有机整合,利用“平衡 / 互换”模式,取消了媒介干扰误导,轻松将大众传播变为人际传播,以发言人为主的传播者面对的受众,在发布会过程中简化为单个的个体(记者),这样一来传播过程删繁就简, 在适当合理的口语传播下,受众接受及受众期待得到强化,政府行政效应得以凸显。同时由于自媒体时代的技术优越性,成功打通了发布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关键壁垒,“在现场”的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群体,还泛指任何在屏幕前关注本场发布会的用户们,因此新闻发言人如何承担起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责任,也是特定时代下的特殊挑战。尤其是针对大型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更应该注意在受众接受与受众期待中找寻平衡点,倘若不经筛选就将易造成恐慌易引发关注的信息爆点毫无保留甚至直截了当地传递给受众,新闻发布会所欲达到的“传播权威信息以安民心”的目的便难以实现,反而成为扰乱社会秩序的助推器。因此在“发布会 + 直播”的传播模式下,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内容筛选及信息筛选,其过程必须慎之又慎、再三商榷。
二、自媒体时代下新闻发言人的口语传播策略
解决问题的关键正是发现问题,目前有学者认为新闻发言人必须要过好三关——“语言风格关”、“释疑解惑关”
及“危机公关”,笔者则认为在自媒体时代下倘若行政人员要想利用口语传播借力来推动行政进度,那么必然要从传播主体层面、受众心理层面以及技术调整层面联动发力,具体而言:
1. 巧用自媒体,打造高媒商高智商高情商的亲民化行政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行政人员及政府单位开通微博,一时间,公众参政议政热情高涨,以新闻发言人为代表的官员们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增强媒介素养,借助自媒体工具,力图消解与普通民众无形“沟壑”,从而为自身发言提升亲民魅力。如央视新闻抖音号微博号多次发布有关外交部发言人发言的短视频,视频中他们或泰然自若,或不卑不亢,或义正严词,或和蔼可亲,依托新媒体展示大国之下发言人应有之风范 [5]。
2. 掌握翔实资料,夯实发言内容,力争信息传播主动权新闻发言人必须切记在任何对外发言前理应熟悉相关背景内容,结合充沛资料, 对自身发布信息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认为:“虽然网民有各种渠道搜集信息,但网民掌握的信息与新闻发言人掌握的第一手的信息还是有区别的,政府本身就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新闻发言人掌握的是内情,网络的信息还需要辨别真假,而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应该是权威的”。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打好基础,传播效果便会事半功倍。
3. 平等相待、真诚沟通,官民应融不应冲
这里的“冲”,是指冲突和误解。通过多场新闻发布会实例得知如若营造交流对立的沟通状态,冲突误解将会横亘在彼此双方,那么信息传播便会受阻 [6]。因此新闻发言人以行政职务对外发言时,应时刻牢记“公仆”身份,时刻考虑受众心理,用真挚平等的态度拥抱化解一切质疑与尖锐,将自身思虑融入到公众忧虑,避免自身言论严重偏离民众的生活认知与感受情况的出现,真正践行习近平主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时代倡议 [7]。
4. 主副语言一齐发力,力求信息准确“及于受众”
前文介绍了副语言囊括条目,这里强调副语言功能,一般来说,副语言配合
语言能够增强信息传播整体感,对语言内容给以丰富、补充、衬托、显露,以此提高传播质量,另在语言“及于受众”
过程中,副语言积极伴随,使受众“愿意接受”,并努力获得反馈,对于官员而言,大大提升交流亲和力。例如 2019 年 3 月 8 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关于孟晚舟案的提问时, 鼓励“中国相关企业和个人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配以坚定眼神及单手握拳的副语言,将中国政府支持本国企业不当沉默的羔羊的决心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正是主副语言合力的威力 [8]。
三、结论
如何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塑造强劲公信力及亲和力,这是中国政府思考革新的主要方向。对于如发布会这类的信息传播平台而言,新闻发言人口语传播技巧的高低,决定着社会重大议程的舆论走向及公众态度。因此,在公开发表言论前,发言人应正视多场新闻发布会失败案例所折射出的的问题及困境,强化自身责任意识,重视受众心理需求,依托自媒体平台传播效用,发展富有新时代新气象的政治传播话语系统。中国古代一直强调“民水”
思想,而以行政职务发言的有关人员,只要合理规避前文列举误区,从传播主体、受众心理以及技术调整三方面联动发力,就能赢得政府在公众舆论中的优势地位,维护国家信誉的权威形象,并自然而然地担任社会关系疏导者,在民众“载舟”与“覆舟”间找寻协调,最终帮助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杨正泉 . 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践 [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2005.
[2] 董璐 .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 .《中国新闻年鉴 1984》第 482 页,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4 年版 .
[4] 张颂 . 播音语言通论 : 危机与对策(第 3 版)[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
[5] 游昌乔 . 危机公关 中国危机公关典型案例回放与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 符万年 孙梦心 . 短视频背景下新闻发言人传播技巧分析——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为例 [J]. 青年记者 .2019(32).
[7] 周云 . 口语传播在官员行政中的特殊价值 [J]. 现代传播 .2014(05).
[8] 罗金成 . 新闻发言人规避职业风险的策略 [J]. 当代传播 .2016(0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