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文学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削落的美学——解读电影《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

热度0票  浏览233次 时间:2018年1月17日 09:04

摘要:北野武是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日本的美学特色在其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是北野武将简约之美做到极致的一部电影。本文以这部电影为文本,从叙事风格、镜头语言以及音乐的使用上来分析“削落的美学”在这部电影中的展现。

关键词:《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 叙述风格 镜头语言 音乐

 

《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是日本导演北野武的作品。电影拍摄于1991年,是北野武从事导演创作以来的第三部作品。北野武是日本现代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既有彰显暴力美学的个性之作,也不乏风格清新、空灵之作,比如:《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以及《菊次郎的夏天》等。他将暴力与温情这样极端、对立的因素融为一体,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创新和突破,是日本新电影导演的代表。

《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生命、理想和爱情的故事。电影的男主人公米仓茂平是一位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职业是垃圾回收员。故事从他在工作中发现了一块断裂的冲浪板开始。茂将冲浪板捡了回去,仔细地修补好,和他的女朋友,也同样失聪贵子,来到海边。 从此茂便迷上了冲浪,每天坚持不懈地练习,贵子则坐在岸边静静地看着海中的茂。渐渐茂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被人嘲笑的新手成为技艺娴熟的冲浪手,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曾经高价卖给茂冲浪板的店老板被茂的坚持所感动,建议茂去参加冲浪比赛。茂和贵子充满期待地来到比赛现场,茂却因为听不见喊他上场的广播,丧失了比赛的机会。茂的不幸使店老板产生了同情,他主动帮助茂,并成为了茂的朋友。不久,第二次冲浪大赛开始举办了,茂成功地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名次。此时的茂和贵子完全沉浸在喜悦与幸福之中。然而,之后的一个雨天,茂独自一人来到海边练习冲浪,却再也没有回来,留下的只有被波涛送回到岸边的冲浪板。贵子收起茂的遗物,并将她与茂在那次比赛胜利后的合影贴在上面,抱着冲浪板走向大海。

电影《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像是一首对于生命的哀诗,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思。整部电影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而不伤的情绪,给人留下悠远的回味。电影风格清澈、简洁,展现出一种削落的美。

一、简约、冷静的叙述风格

影片中主人公的生存背景被大大简化了。我们只知道茂是一个垃圾回收员,而对于他的家人,他的过往,我们一无所知,包括他的女朋友贵子,也是无任何生活背景的交代。导演刻意忽视人物背景可以去掉那些情节中不必要的枝枝蔓蔓为讲述故事清除了噪音的同时,对故事的情节尽可能地淡化处理。影片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爱上冲浪的茂练习冲浪并获得认可。甚至,对于女主人公贵子角色的设定只是让她处在一个守望者的位置上,是茂生活的见证者。影片最多出现的场景就是茂在海里冲浪,等待在岸边的贵子静静地看着茂。影片在情节上简化的处理制造了一种宁静的气氛,这正与影片想表达出的思想与风格相吻合。人物在语言表达上更是简洁。贵子和茂是有听觉障碍的残疾人,他们之间甚至很少用手势大部分时候只是用眼神来交流(片中只出现过两次他们用手势交流的镜头,一次是在商店门口,贵子进去询问冲浪板价格前,另一次是在海滩上贵子示意茂自己要去买些饮料)。但是他们心灵是相通的,无声的语言在他们之间流动,没有任何交流上的障碍。两个人的情感纯净、美好。值得一提的还有本片所表现出来的冷静的叙述风格,影片将故事娓娓道来、不紧不慢,用影像推动叙事,却不使人觉得沉闷与拖沓。这与影片的剪辑是分不开的,本片是北野武亲自动手剪辑的,他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镜头,也保持着镜头之间严密的逻辑性,这均显示出导演对于简洁的追求。

导演这一系列的做法完成了一个类似于寓言化故事的讲述。人物是单一的符号化的存在,只是为了寄托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抒发的情感。茂对大海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他对于冲浪的迷恋,未尝不是一种对于命运的抗争。导演把茂设定为一个失聪的人,残酷地把他置于弱势的群体,借着茂一次又一次在海里摔倒和爬起不放弃地练习着冲浪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宿命的反叛。他把这种坚韧的精神不动声色地埋藏于平静的影片叙事中,正是客观地展示其意义的高明之举,从而使影片更加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本片的叙述特色,从一方面充分展示了日本文化简约淡泊的审美观。日本人对简约的好尚达到了比较极致的程度,这在日本其它的艺术门类里均有表现,淡雅的绘画, 旋律单一的音乐,动作缓慢、柔和的舞蹈。而本片所营造的意境和风格,正是它民族文化和美的体现。

二、干净、洗炼的镜头语言

本片的镜头语言是很有特色的。在片中,导演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固定镜头,使整个影片呈现出很冷静的气质。在这些固定镜头所展现的相对静止的空间内,观众就仿佛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冷静地观看空间内人物的生存、情感状态。而在这种观赏情境下,会使人不由自主地对影片中意象的深层含义不断追问,对人物命运进行猜测,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影片的效果。我们静静地看着大海中与波涛抗争的茂,岸边默默守望的贵子,沙滩上的人群,茂和贵子面向大海的背影等等,细细地品味这些固定镜头里营造的那些或坚定,或恬静,或清澈,或哀愁的情感。

还有值得称道的是,导演将镜头内的舒缓和镜头之间的省略做到了和谐的统一。导演大胆地对影片进行剪辑,镜头之间的省略做到了极致,在保留镜头与镜头的逻辑性的基础上做了最大限度地剪裁,留下了无穷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思考、猜测、和想象。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实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所强调的“留白”的效果,使影片显得意味深长。比如:对于茂的死,导演用极省的笔墨,只用一个孤零零地被冲上岸边的冲浪板来表现。贵子最后的命运,也只是描写到她抱着冲浪板走向大海,贴着她和茂合影的冲浪板被海浪冲刷着的镜头暗示她的命运,含蓄地表达了死亡,达到了生与死最和谐的过渡。这样的镜头表达,给观众留下了思考和感触地空间,悠长、哀婉的韵味,展现了一种“削落的美”。

在画面上,本片无论从构图还是色彩的运用上无不体现了导演的独具匠心。本片导演多采用全景和中景。片中最常出现的背景是大海,导演将人物放置在这一背景下,用大全景来展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展现了在大自然中人的渺小,更突出了主人公茂身上那种与命运抗争的不屈和坚韧。影片中还多次出现过茂和贵子面向大海的背影,多选择全景和中景来表达,隐约透出一种对爱情的坚定,对生命的尊重,弥漫着淡淡的哀愁。本片的构图上力求简约,画面中所容纳的物体非常少,像是数笔勾勒而就的写意画,其间却含有很深的意味。当主人公茂第一次看见废弃的冲浪板时并没有捡走他,而是坐上垃圾回收车,在固定镜头里,画面的最左边是安静靠在墙边的冲浪板,茂的车越来越小直至运动到了画面的最右边,车停了下来,然后茂下车奔向冲浪板。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画面,汽车在即将运动出画面的时候停止,冲浪板在最左边是近景,汽车在最右边是远景,冲浪板在画面上所占的绝对空间是大于汽车的,这展现了这块冲浪板对茂强大的吸引力,仿佛一块巨大的磁铁将茂从远处拉了回来。这其实也隐喻了茂的希望和理想,在发现冲浪板的同时他就和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也同大海连在了一起。导演用这样简单的画面传达了深邃的意义。在影片的最后,一个俯拍的画面,背景是深蓝色的大海,画面中央是茂白色的冲浪板,冲浪板飘在海中,就像一片羽毛,那么安详,表达了对死亡平静到似乎迷恋的感觉。白色是日本人最喜欢的一种颜色,认为它表示纯洁。这个画面传达出一种宁静、清澈的美。

整个影片在色彩的使用上很统一,主要使用蓝色。影片中的大海一直呈现出一种暗淡的蓝色,给人一种清冷、透明的感觉。沙滩是灰黑的,天是灰白的,包括主人公的衣服全选择淡雅的颜色。整个色调都透出冷静的气质。这种色调的选择为影片营造出空灵、纯净的意境。导演在色彩的使用上是特别智慧的,片中茂因为拿着冲浪板不能做公交车,在步行回家的路上,过往汽车的灯光反射在茂身边的铁栏杆上画出一条条流动的金色线条,展现出灵动,飘逸之感,梦幻般美丽,这种美衬托了贵子放弃坐车和茂同行时,二人之间美好的感情的和谐流动。画面和情感的表达上做到了浑然天成。最后女主角走向大海的画面,采用了大全景,黑的沙滩通过白的浪花连着蓝色的大海,蓝色的大海又连接着白色的天空,而贵子小小的身影就站在这白色的浪花里,岸上她的身后是一道细细模糊的脚印。这冷清的色调暗示着贵子的命运,导演以一种空灵而清澈的美表现了死亡,营造了哀而不伤的气氛。这样的画面,流露出了日本文化中“物哀”与“空寂”之美。

三、灵动、优美的电影音乐。

本片在音乐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但音乐的使用依旧显示出节制和得体的品格。对于本片来说音乐显得尤其重要,男女主人公的失聪使得二人之间没有任何的对白,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要承担片中人物情感的交流与变化的功能。本片的音乐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并且在风格上做到了与影片风格的完美统一。影片的音乐是著名作曲家久石让所做,他的音乐在画面和叙事里创造出微妙、灵静的美。片中音乐第一次出现于茂修理捡回来的冲浪板的时候,伴随着茂切割泡沫板单调、枯燥的声音,隐约细碎地,叮叮咚咚地响起,像是闪着光芒,就如同茂心中的理想正在萌芽,希望之光在心中跳跃。音乐在此准确表达了茂梦想开始时那种欣悦与美好。这部影片的音乐仿佛带有一种说明的意味。音乐就像流淌在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语言和在诉说着主人公的心事。茂和贵子第一次分开是在公交车上。茂由于拿着冲浪板被拒绝乘车,只留下了贵子一个人在车上。此时导演用固定镜头展现贵子一个人在车上的情景,画面很静,像是一个毫无干系的人在冷眼旁观。此时音乐响起,就像是在低诉贵子的心事,节奏由慢到快,好像在表达茂不在自己视线中的那种焦虑感。贵子最终决定下车去和茂同行。当贵子下车向茂跑去时,音乐节奏却慢了下来,像是一粒粒珠子落入晶莹的盘中,带着光泽的音符一下一下敲打着人的心,既反映了贵子做出决定后内心的稳定,也表达了她想尽快去到茂身边的微妙心情,这种表现美得空灵。在本片的结尾,配乐的使用极其独特和节制,一反常态地在字幕出现之后就结束了旋律只留下大海的涛声,直到影片字幕结束,在黑色的背景里波涛声仍然久久不绝,意味深长,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而结尾这样的处理也正好与影片一开头所出现的那片无声的大海首尾呼应,使影片包含无穷的隐喻意,也达到了完整性。仿佛这不影片是一种回忆,对过往的追思。

“削落的美学”是北野武导演创作风格的最大特色之一。他擅长用简约传达深邃,用空灵表现沉重。电影《那个夏天,最宁静的海》就是他“削落的美学”的一次完美实施。本片同样在意象的锻造上,细节的设计上,在人物的设置与表现上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四方田犬彦.创新激情——1980年以后的日本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3.虞吉,叶宇,段运东.日本电影经典[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