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哲学论文 >> 哲学其它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论党员领导干部素质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热度0票  浏览170次 时间:2010年8月26日 13:45
  [论文关键词]党的执政能力  党员领导干部  素质  提高 
  [论文摘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能否长期执政并保持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应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时代要求,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模型理论,结合现阶段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现状,逐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命题的提出,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度把握,更是党对执政使命的高度清醒和自觉。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为关键。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一项持续性历史任务。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长期执政并保持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它不仅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健康发展。因此,随着执政的时代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党必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首先,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知识经济的形成标志着人类社会步入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对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仍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意味着面临工业化和知识经济化的双重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进而最终惠及全人类。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相对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通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执政能力来应对愈益复杂的经济环境。 
  其次,世界多极化的基本格局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今世界正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仍然很尖锐。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整个世界处在大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艰巨、复杂的斗争过程,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党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光观察世界、审视世界,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再次,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世界上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许多矛盾和问题如腐败、分配不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就业压力等已不断地暴露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正在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党只有通过执政能力建设,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取决于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党的执政能力与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关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活动的承担者和实施者,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 
  首先,从执政主体看,党的执政能力是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综合体现。党员的素质越高,集体智慧就越高,就越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党的执政能力也就越强。党的执政能力更是通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党执政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由党选出优秀人才,通过合法的程序执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他们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体现者,其能力如何直接反映了党的执政能力。因此,离开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就无从谈起,不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 
  其次,从执政经验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不同历史时期,党都造就了一大批分别适应革命、建没和改革需要的领导干部,使党能够把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1996年,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的座谈会上谈到,“75年来,我们有一条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校委的一次座谈会上也曾强调:要把十六大精神落到实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首先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总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取得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功转变,取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支能够坚决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再次,从执政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执政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赋予了和谐社会新的内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使命的高度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与时俱进的事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照,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又以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为关键。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就这一层面而言,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执政使命,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三、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思考 
  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复杂过程,需要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建设的时代要求,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模型理论,结合现阶段我国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的状况,在建构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框架的基础上,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和退出机制,逐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首先,建构科学的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框架。建构科学的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框架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应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公务员尤其是高级公务员的素质标准体系,引人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模型理论,设计出科学的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框架体系。 
  其次,按照素质框架完善党员领导干部选拔机制。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必须从“人口”着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的选拔机制。传统的党员领导干部选拔机制大多考察候选人的知识、能力等表象特质,往往忽视对其动机、气质、性格、兴趣等潜在素质的探测和分析。这种基于工作分析和过去表现的选拔机制不可避免地具有明显的迟滞效应,而且其评价的信度容易受到面试考官的专业经验甚至是主观判断的影响,即使这种评价结果正确,经由工作分析所建立的甄选指标一般而言也并不能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素质。 
  基于素质框架的选拔机制有助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选拔的成功率。这一机制除采用既定的工作标准与任职要求对候选人进行评价外,还依据候选人的素质对其未来绩效的指引作用实施甄选,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工作与个人素质有机联系起来,在遵循既定的选拔程序的同时,提高了甄选党员领导干部的质量。 

  再次,规范基于素质框架的党员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在科学选拔党员领导干部的基础上,还应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结构的管理机制,在不断凋适中实现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结构的动态平衡。为了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需要建立基于素质框架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评估、培训、薪酬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机制,突出素质本位的基本取向,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更新素质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结构。 
  基于素质框架的管理机制有助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其一,基于素质框架的评估机制,不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绩效状况进行评估,而且更重视对产生绩效的深层次原因的探究。其二,基于素质框架的培训机制,在明晰不同领导岗位的素质要求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与大纲,考虑将潜在素质要求有效应用于培训课程设计,并通过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改进与提高提供反馈与指导。其三,“基于素质的薪酬管理系统,实际上对员工的个性以及创造力给予了相当的尊重”I2j,因此,基于素质框架的薪酬机制,为党员领导干部更加关注素质提高提供了落脚点,促使其为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持续努力。同时,这一机制也有利于吸纳更多高素质的党员进入干部队伍,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其四,基于素质框架的职业生涯规划机制,使党员领导干部对自己的素质现状尤其是潜能有清晰的认识,可以指导其设计符合个人特质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加速党员领导干部系统的内部流动,最大限度实现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结构的优化配置。 
  最后,健全党员领导干部退出机制。应充分考虑党员领导干部类别、职级和岗位具有的共性要求和各自特点,分别修订和完善相应的不胜任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认定标准,为调整不胜任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健全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退出机制及相关配套措施。继续完善并深入推行任期制、试用期制、辞职辞退制,研究制定党员领导干部聘任制、待岗制,积极探索并建立具有较强刚性的优胜劣汰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干部系统的“出口”通畅。逐步健全和推进党员领导干部退出机制的相关辅助性措施,从生活保障、工作安排和教育管理等多方面人手,保证退出领导岗位者的相关权益,以此促进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优化。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建设 领导干部 素质 执政能力 党员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