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在场与脱域:无事件直播的“表演”与“凝视” ——基于 bilibili 弹幕网站云自习直…

热度0票  浏览49次 时间:2021年9月29日 14:42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上海 201600)
摘 要:当下,视频化生存已然成为一种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人们愈发重视被看见的权利,云自习用户利用直播营造出身体于虚拟教室之中共在的仪式感。在日常生活和媒介生活的共融中,表演和凝视不可或缺。该研究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域,对 bilibili 弹幕网站云自习直播的媒介实践及群体间的直播互动进行初步探讨,着重分析云自习直播构建的互动仪式,进而对人与视频化生存的多种际遇进行思考。
关键词:互动仪式链;在场;脱域;云自习直播;
当下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人紧密相连,为我们主动与外界互动提供契机。相比于需要强大逻辑支撑的印刷思维,我们更容易卷入容易调动身体感官的视频媒介。视频化生存之下,我们习惯透过屏幕凝视他者的生活并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分享于众,日常生活的媒介化让我们乐此不疲。本文选择 b 站学习区的云自习直播间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参与式观察阐释互动仪式链视阈下的在场与脱域的云自习行为特点,并思考视频化生存对人的意义。
一、无声且慢:云自习直播的生成逻辑
(一)无事件直播概念的提出
云自习直播多表现为画面安静、无解说的状态,且没有一般直播间内较为活跃的实时交流。因而,云自习直播又可以被视为网络空间中的无事件直播。无事件直播的标签在于“慢”且“无人声配音”,早期源自于挪威的“慢电视”(Slow TV)。2009 年,人们为了纪念卑尔根到奥斯陆火车开通 100周年,NRK 电视台在驾驶室车厢内安装了摄像头,全程跟拍火车行驶,总时长达 7 小时 14 分钟。引发收视狂潮后,挪威国家广播电视台相继制作了历时 134 小时的“北挪威”号邮轮旅行风光以及长达 12 小时的《燃烧的壁炉》。挪威科技大学社会学家耶尔塞特认为挪威人青睐无事件直播是因为其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坐下来、放松、沉思的机会。[1] 无事件直播在急速运转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全程直播式的原生态记录打破碎片化的传播语境,让人们遵循自己的兴趣寻找观看切入点。“在各种视频化生存的手段中,直播最极致地说明了生活的媒介化过程。相对短视频而言,视频直播展现的不是生活的碎片,而是一个完整的段落,甚至会不断延续下去。它也进一步模糊了生活与视频之间的界限。视频直播也可以视作属于个体的媒介事件。”[2] 当自习和直播耦合,一场网络空间中的学习盛宴借此诞生。
(二)国内无事件直播节目制作——ipanda 频道
无事件直播理念传入中国后在实践中引起了电视节目制作的革新,2013 年 8 月,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由中国网络电视台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了熊猫频道(ipanda), 通过保护区内架设的一百余台高清摄像机全天候 24 小时向全世界直播大熊猫生活实况。通过直播,观众可以看见熊猫睡觉、打滚、吃竹子。因为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一些忠实观众会选择长时间地凝视直播,待达到情感高潮,通过在直播间发送评论、弹幕来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学界对无事件直播节目深受喜爱的原因的研究大多数归为以下三点:一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观众需要一个舒缓解压的方式慢下来;二是祛魅化,满足观众窥私欲,通过全面的直播观看到平时可能忽视的细节内容;三是孤独的安慰,无事件直播节目安静舒缓,满足独居人群情感上的需要,成为生活中的背景。由于契合了观众这样的心理,无事件直播节目有着庞大的观看人群。总的看来,生活的本真即平凡处世的从容之态,慢节奏纪实类型的电视节目和直播受到热捧的原因和贴近普罗大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其中所倡导的人文价值和中国儒家文化中按照本性去生活,保持一颗正直坦荡的心所差无几,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过程”感。由此,通过探析真实还原的云自习直播以及解读群体间的互动仪式,还要从云自习直播的“表演”和“凝视”说开去。
二、顺势而生:云自习直播的媒介表达
(一)电视孤岛到广域直播平台
从 2 亿人共同见证美国宇航员登月到 79 个国家直播黛安娜王妃婚礼,20 世纪下半叶的电视直播牢牢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利用大众媒介记下了极具历史意义的一笔。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他们只是“媒介事件”的见证人,看到的是“离开地面,进入‘空中’的“历史的现场直播”;经历的是一种不在现场的“现场体验”。[3] 电视直播让人们得以接近画中人,但却无法做到与其共时性交流,大多数是与身边人发起一段对话。随着时间推移和媒介技术的更新,人们开始从“我见证”转变为注重事件发生时自我的在场感或过程感。电视呈现的媒介事件是面向大众,而当下媒介化社会,使得人们回顾自我,也更加在意此在的交流。基于此,夏瓦提出我们需要考察这一场至关重要的“革命”,“媒介在我们头脑中的画面、是在各种私人与半私人(semi-private)的语境下,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和行为的形塑者之一。”[4]
电视大银幕记录过众多历史的精彩,而现在我们思考自我与媒介的关系。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去围观他者,也效仿电视直播将自我放置于公众视野。“从传播学的意义上看,类似于直播考研、学习等现象符合信息时代事务客观发展的规律。社会化媒体传播的特征,使得单独个体在虚拟空间聚合成为可能。原本独立、缺乏联系的个人通过网络彼此互联,逐渐演进成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身份符号的社群共同体,重塑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正在今天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5] 即便是平平无奇的生活常态,被有心者搬上直播平台也能吸引同好者的驻足和凝视,我们在视频化生存中平等地持有公开生活和被围观的权力。长时间养成凝视,观者构成了陪伴,弹幕或动态评论栏代替语言进行身体之外的互动。云自习直播是 up 主们在视频领域类尝试的万千之一种可能,但却激发了群体化的学习自律。
(二)学习倾诉之弹幕打卡
作为媒介消费者,我们频频被各种媒介邀请去做它们的伙伴,从而与各种媒介形成了奇怪的社会关系。[6] 人们为了跨越身体和地域的限制,发明了众多可供交流的媒介,长期以往的媒介使用和消费习惯无法脱离。“媒介使用本身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社会行为方式,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实际社会互动的替代品。”[7] 在技术的推动下,媒介使用和消费习惯总能不费丝毫力气将人群聚集起来形成新的共同体。同时,媒介消费者的所在场地也随之不断迁徙。当下,视频化已然成为现实表征中的常态,观者只需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端,进入云自习直播间。期间,观者可以随意进出云自习直播间,切换观看云自习对象不受拘束,也可以在观看时发送符合直播间规约的弹幕。在这场无声且慢的云自习直播中,弹幕成为重要的观者和直播用户互动或者打卡的媒介证据。孙玮谈及短视频城市影像实践,认为“打卡区别于一般旅游,它不仅仅在于个体的经历和体验,更有一层特别意义——刷存在感,即创造现身于新媒体平台于他人共在于某个环境中的感受。”[8] 如是,云自习直播间的打卡也是证明我此时此刻在直播者看不见的地方加入学习,唤起能够使人专注的共同学习体验。一些云自习直播者会设置“我是学霸”、“我还能学”这类打卡口令,通过发送弹幕或动态评论呈现给后来加入的围观者。弹幕和动态评论所表现的共时性恰如剧场中演员此时此地所表现的“灵光”,即海德格尔认为的此在才能接近存在。围观者在云自习直播间发送弹幕、打卡自律,所发文本须紧紧围绕主题、遵守规约。笔者认为,共同的学习体验和无数个学习打卡者的在场是云自习直播屹立于 b 站的原因之一。云自习直播间通过共时性的媒介消费,督促他人、唤起自律,进而完成学习倾诉,获得学习满足。
三、自然本真:云自习视觉化表演
(一)天然去雕饰的场景映射
不同于 vlog这类记录生活、经过后期剪辑和加工的视频,云自习直播强调的是还原本真,通过网络将现实生活中完全真实的自习状态呈现在观者眼前。云自习直播模糊现实表征和视频化生活的界限,让观者首先领会何为所见即所得。本质上看,云自习直播是自习者对现实中的个人自习状态进行同步拍摄,直接放映于网络,即还原现实也映射现实的状态。
在媒介和人类生存联系愈加紧密的当下,媒介已深深嵌入寻常的现实生活。孙玮认为“媒介化生存最典型的症候,就是媒介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区隔正在逐渐消失。”[9] 在日渐多元的直播场景和视频化生活的双重驱动下,云自习直播也不足为奇。凡存在皆合理,云自习直播带给我们有关直播的又一种观看之道。进入 b 站的云自习直播场景,多是一群为未来努力拼搏、专注学习的年轻人,以学生群体居多。常见的直播封面标题含有“考研”、“法考”、“他律”、“早七晚十”、“24H 云同桌”云云。手机摄像头的介入使得我们对学习场景的选择更加多元。即便足不出户,通过云自习直播也可以十分投入学习。学习本是一件专注和永恒的事情,云自习直播拉近了观者或同好者的距离,同时实现了群体之间的学习感染力。“以往他们被这些平凡的生活消磨,而视频平台上他人的围观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寻常生活对他人的意义,也会用他人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与自我价值。过去日复一日的单调甚至孤独的生活,因为有了旁观者而多了不同的光泽和意义,这也给了他们与外界往来的期待。”[10]
此时此刻,自我和直播融为一体,群体和云自习直播相联系。
(二)现代偏好的视觉快感
“潜在视点所固有的多样性使其可用来阐释任何视觉形象,这使得它成为一种远比书写文本更具民主潜力的媒体。”[11]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认为,我们都被卷入了“看”
的商业活动之中,我们的眼睛落在哪里,这决定了什么有可能被看到。[12] 当下电子媒介横嚣于我们的生活,视觉性随处可及,让人难以避之。由此,我们的主体和意识很容易被电子媒介呈现的视觉化场景裹挟、卷入,目光所及也容易被动态的新鲜事物不断地转移和吸引,由此循环往复。云自习直播将私人的学习状态放置于互联网视野,通过外界的监督或者想象中的第三者凝视来促使自己专注且自律地自习。由此保持身体、意识和主体同时在线的状态,观者在这一过程中也获得了不一般的视觉快感。“视频化生存,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即使缺乏文字表达能力的普通人,也容易凭借视频产生存在感。视频让人们“现身”的机会大大增加,虚拟的 ID 变成了活生生的人,存在感来得快速直接,人们有更多机会被他人看见、关注,进入他人的生活,甚至对他人产生影响。”[13] 大多云自习直播的 b 站 up 主会在视频画面中放置一个直接显示数字的计时器,一来记录自己的学习时长,其次给围观者提供视觉信息。静置的计时器,动态的学习时长会让围观者产生一种视觉快感。屏幕内的直播者因为被看见会形成自我激励,加之可视化的学习时长让直播者也能持之以恒的进行云自习直播。屏幕尽头的另一方,围观者在同步学习或是在围观,已然成为制造视觉快感的共同体。
四、不可云说:在场的本体、无声的观看
(一)云自习群体的自我建构
云自习直播成功唤起了围观者和参与者的学习动力,在直播间内可以看见一些参与者自觉、主动进行弹幕打卡。up主骷髅 21 必上岸在直播间标明了 b 站以外的聚集地,如 qq群和番茄自习室,再次强化了该群体的自我建构和联系。其在公告栏标注的第一条即“弹幕里发点互相鼓励的话语,少闲聊,给所有宝贝也给自己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起加油 ~”[14]up主所言正如雷蒙德·威廉斯强调,一个好的共同体,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仅会容纳而且会积极鼓励所有的、任何能够对人们共同需要的意识的进步作出贡献的人。[15]
云自习直播者在享受自律的同时,也和围观者共同营造他律氛围,当自律和他律两种因素都在场便能带动我们一直学下去。一些 up 主会在直播画面的边缘利用字幕进行滚动提示,提醒大家发送详细的打卡内容,诸如“我完成了什么任务”、“我回来继续学习”。笔者认为 up 主提醒的目的在于和大家共同完成大可这一仪式过程,另外予以围观者和参与者鼓励和陪伴。在《互动仪式链》一书中,柯林斯提到“互动仪式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激起、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活动。”[16] 无声的云自习直播陪伴胜过耳畔的千叮万嘱,所有人都在维护直播间的规约,将自我身心皆投入到这场静谧的云学习盛宴中。
(二)自习直播的观看之道
约翰·伯格认为所有的影像都是人为的,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看之道。他在《观看之道》一书中提到,对话常常是一种以言语呈现此一交互关系的尝试:试图解释——无论一隐喻还是直白的方式——“你如何看事物的”,并试图发现“他如何看事物的”,而视觉的交互性质比口头对话的更为根本。[17] 云自习直播的开放式行为导致其没有类似于传统媒体带给用户的镜头距离感,而是通过手机摄像头直接拉近了直播者和观者的距离,身体距离亦或心理距离。“有些情况下,观看本身就是快感之源,就像反过来,被观看也会产生愉悦一样。”[18] 云自习直播者全程沉浸学习,部分 up主会在置顶的动态专栏注明进入直播间需要遵守的公约和个人简介。当陌生的观者进入直播间便可通过 up 主给定的信息进而对直播者本人和直播间有相应的了解。云自习直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观者对于现实交往心理隔阂,并且能够起到相同的陪伴作用。云自习直播的围观者于画面中的所见所得既真实又触不可及,大家以真实身份生活在现实中,同时也在虚拟世界里拥有全新的 ID 和表演。我们观看云自习直播,主观意识上想要加入学习,进而通过直播者的状态形成一种共勉。此时此刻,观者卷入云自习直播间,身份也从观者转换成同样的自习者。“个体在社交互动中的自我形象塑造,也越来越多地基于各种现场、各式各样的个人化‘表演’。”[19] 云自习直播没有热闹和喧嚣,仅凭日复一日的学习和打卡同样吸引了我们的关注和他者的肯定。
五、结语
在媒介和人紧紧结合的当下,参与和围观已经无缝侵入我们的生活。人们也愿意通过微缩的摄像头去放大自己的圈子,和陌生人一起分享生活。双方对于虚拟世界中的互动乐此不疲,至关重要的是隔着屏幕却能体验到心理拉近带来的陪伴感和过程感。尽管,云自习直播在视频化实践里只是芸芸一笔,却意外的让围观者获得在场感和参与感。对于云自习直播带来的媒介文化,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 b 站上演的万千种表演的可能。视频化生存还有诸多未知等待我们探索,人与媒介的关系变化也同样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刘自雄,陈黎明.“慢新闻”的传播理念、地方实践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传播,2018( 6) : 52 - 58.[2][10][13] 彭兰 . 视频化生存 : 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 [J]. 中国编辑 ,2020(04):34-53.
[3][ 美 ] 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 麻争旗 , 译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 页。
[4] 施 蒂 格· 夏 瓦 , 刘 君 , 范 伊 馨 . 媒 介 化 : 社 会变 迁 中 媒 介 的 角 色 [J]. 山 西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版 ),2015,38(05):60.
[5] 杨仑 . 考研直播 积极的学习“作秀”无伤大雅 [N]. 科技日报 ,2019-10-18(005).
[6][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M]. 邓建国,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 274 页。
[7][ 英 ] 丹尼斯·麦奎尔 .《受众分析》[M]. 刘燕南等,译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22 页。
[8] 孙玮 . 我拍故我在 我们打卡故城市在——短视频:
赛博城市的大众影像实践 [J]. 国际新闻界 ,2020,42(06):13.
[9] 孙玮 . 媒介化生存:文明转型与新型人类的诞生 [J].
探索与争鸣 ,2020(06):17.
[11][12] 尼古拉斯·尔佐夫 . 视觉文化导论 [M]. 倪伟 ,译 .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2 页、32 页。
[14]https://live.bilibili.com/8397302?session_id=B415133F-45C7-F82E-8A9E-5670A645AE43&visit_id=79d8zuwa6q9s.
[15][ 英 ] 雷蒙德·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M]. 吴松江、张文定 , 译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 412 页。
[16][ 美 ] 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等 ,译 . 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 年版,第 79 页。
[17]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 戴行钺 , 译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 页。
[18] 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 280 页。
[19] 彭兰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场”与“在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46(03):14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