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热度0票  浏览1369次 时间:2017年8月21日 14:42

【摘 要】今天我们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习惯培养

 

一、引言

培养一个知书达礼、举止文明的孩子,是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同愿望。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 而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老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

 

二、在活动中培养流利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改变学生的言行甚至思考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说话和读书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口才历练法,即使课堂效率暂时下降也在所不惜,从逼迫学生说,到引导学生说,到学生愿意说,敢说,会说,强化日常学习总的口才培训和锻炼能力,使口才训练和传递信息,交流沟通信息互为提高。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等各种口才训练之后,读书成为了学生学习和平时生活的主题内容。为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我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纪律,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意识,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呈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间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也能随时纠正班级学生的不良行为。 同时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让他们大胆参与班级管理。 另外我还制定一套班级奖励措施,每周开展雏鹰争奖等活动。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半个学期以来,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纪律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基本上杜绝了打闹和叫骂的不良行为。

 

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齐抓共管

1.加强教师身教。 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 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当长,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 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 结合学校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开展社区教育,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聘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

3.学生本身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学生接触最广的还是学生群体,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活动,看看是否有不良现象的发生。 有许多学生在老师面前可能有所顾忌,但在学生之间肯定会“原形毕露”。如若纵容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这种现象,然后以一个恰当的时间,用一个恰当的办法,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改造”,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 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 21 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 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可以通过“电话”、 “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 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

 

()依学龄段分层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 如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脏物,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 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 中年级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形式强化常规制度。 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 高年级可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制度。

 

()注重体验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 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 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的精神。

 

四、总结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格,是一点一滴进行培养的,是通过不断的熏陶,正面教育而形成的,因此教师,要付出耐心,恒心,爱心去教育孩子,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