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研究

热度0票  浏览50次 时间:2021年10月08日 14:35
(广东省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梅州 514000)摘 要:广播是一种将一切画面影响都转换为声音的传播手段,科技在不断进步,在新环境下,广播编辑要面对的挑战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固有的广播编辑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环境下广播发展的需要,因此广播编辑需要更加吻合听众心理,重新设定广播节目特色,找准受众定位并根据受众来重新编辑广播内容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给听众带来新奇感,保证节目收听率。本文重点研究了目前新环境下广播编辑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泛主持化和去主持化导致节目工作形式发生巨变,以及听众出现群体性分化,对广播节目的需求差异化等,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吻合程度的可行措施,望能为新环境下广播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听众心理;吻合研究一、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研究的意义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的受众逐渐分流,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再同以往一般,仅仅担任着固定的职能,而要进一步对自身角色进行定位和升级,广播节目在不断迎合听众、推陈出新,编辑也要放平姿态,增加互动能力,贯穿进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从节目的选题策划开始就站在听众的立场把握方向,思考节目的价值,在自我特征与角色需求之间寻找更加贴合的节目形象,来打造听众喜闻乐见的广播节目。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形式变得愈加多样,但同时也大大冲击了某些传播媒体的影响力,广播在大环境中也难免受到冲击,传统广播形式逐渐式微。事实上,新媒体不仅仅是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通道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编辑人员可以根据多媒体的原始素材,综合整理提炼、加工,通过不同媒介传播的特点,迅捷传达信息,表现事件背后的真实,还原新闻的全貌,从而提升节目报道的质量和深度,由此来看,新环境在冲击了传统广播节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益处,只要广播编辑能够依托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及时进行转型,便能够转危为安 [1]。
二、目前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研究出现的问题
1. 泛主持化和去主持化导致节目工作形式发生巨变泛主持化与去主持化看上去有些相似,但又有些许不同。
泛主持化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主持人的职能并不再仅局限于播报工作,还有可能是记者、编导、评论员等更多类型,工作内容变得更多样化、范畴更广,逐渐向融合性方向发展。
另一个层面就是主持人“兼职”现象成为常态,众多的广播和网络节目它们采用的主持人大多都是跨界主持人,这类主持人虽然是非科班出身,但其之前从事的职业却更加能够结合自身职业优势契合节目定位需求,虽然是“兼职的”却更加接地气,不仅给听众带来一种新鲜感,展现出主持风格上的多元审美,而且主持人的知名度也能带动节目在短期内为大众所熟知,受到更多关注。去主持化或许有些难以理解,一档广播节目怎么可能没有主持人呢?或许可以通过举例来帮助理解,以《极限挑战》为例,这类的综艺真人秀虽然没有设置专业主持人,但黄渤、黄磊、孙红雷、王迅、张艺兴、罗志祥等队员,以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与个人魅力,给节目带来多样化的情感体验,既作为嘉宾参与活动,又担任主持的工作,在活动中进行必要的介绍和串场过渡,既保留了很强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当然这是一档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存在本质区别,去主持化在实际应用时也要根据广播节目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与听众心理更加吻合。事实上,广播去主持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灵活性,让听众有更加独立的思考空间,避免由于主持人的自身特点导致吸引的听众类型单一,去主持化通过吸引各类型的听众群体,为节目增加了收听率,从而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去主持化现象不代表主持的完全消失,而是做出调整、顺应变化、精练主持,更加简单快捷高效的提高主持的可用价值。
2. 听众出现群体性分化,对广播节目的需求差异化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加强,听众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而是开始主导收听节目,对于广播节目的种类和内容也更加挑剔。广播节目也不再像以往一样绝对掌控播放内容,无论播出什么都会有人收听,从前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广播节目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听众数目众多集中,而广播台数量较少,广播节目也有限,如今听众的职业、文化水平、生活方式出现更多的不同,以往众多听众集中同一时间等待电台播放广播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不同受众之间需求差别更加明确,听众不断分块、分层,从前大众化、综合化的广播节目,譬如音乐大餐、大城小事等受到众多欢迎的节目竞争力正在不断减弱。从前家喻户晓、全民收听般的节目,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也急需尽快转型来保证听众粘性和节目收听率 [2]。
三、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研究
1. 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勇于承担作为广播编辑人的责任
广播工作对于广播编辑的角色要求本身是十分高的,尽管已如此困难,在当今的时代也已经是远远不够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世界进程加快,我国主流媒体的广播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了,当“今年萝卜增长多少”这类广播信息一去不复返时,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媒体价值观混乱,对同一事物失去从前的众口一词,譬如重庆大巴坠江案在未有任何官方消息发布时,以新京报为首的媒体集体炒作事故是由于小轿车逆向行驶所引发的,将舆论引向对“女司机”
的讨伐。随后,相关视频曝光,是大巴车突然逆向行驶撞击护栏后坠江,反转来的太快太猛,令人无所适从。变得褒贬不一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人们对不同事件认识角度的多元化,会引发更多更深的思考,坏在了价值观的多元化会使得社会矛盾加剧,冲突不断。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广播节目若想要获得转型,使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更加吻合,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勇于承担广播编辑人的责任,面对新环境下给广播节目带来的种种挑战,广播编辑要正确认识到自身定位,主动适应新的大环境,在日常广播编辑的工作中不断拓展思维,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广播信息,采用多种视角评论广播信息,尽可能多的满足不同人群的收听需求,不断的提升广播质量,积极承担媒体人理应担负的责任,努力增强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的吻合程度。
2. 显现节目风格,实现与受众的直接对话
一种媒体能否被受众所喜爱,编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传统广播节目中千篇一律的播放方式显然难以让人记忆深刻,广播节目也难以做到与听众展开直接交流,想要增强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的吻合程度,首先需要广播编辑放平姿态,能够像朋友一样的倾听听众心声,只有这样才能进而正常的与受众展开对话。譬如电台主持人,盘点如今几个耳熟能详的名主持们,我们都或多或少的会牵连出一个或者几个形容词,温文尔雅的杨波,博学多才的海阳,还有睿智理智的梁婧,这些形容词不仅仅是一种对他们主持能力的肯定,还是一种个人特色的描述。广播编辑在进行工作的同时,未尝不是在进行一种对话,需要将规定的语句和规定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说出,既传递好节目的主旨意义,以自己的能力向听众传递着正能量,又能让被采访者和听众轻松的接受,只有这样才是有质量、不生硬的较为完美广播方式。广播节目若是想要听众更好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节目方式,就需要个人特色的加持,或妙语连连,或反应迅速,只有鲜明、独特的节目风格,才能让听众印象深刻,每每想起津津乐道,也会让自己被更多受众所喜爱,之后的广播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编辑的个人专业能力也能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3]。
四、总论
广播编辑作为广播媒体的关键之一,如何找准自身在新环境下的定位,提升自身心理与听众心理的吻合程度,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研究的。本文从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研究的意义入手,希望能对其之后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墨雨 . 新环境下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的分析 [J]. 采写编 ,2017(03):72-73.
[2] 谭莉 . 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初探 [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15):52.
[3] 刘悦 . 广播编辑心理与听众心理吻合初探 [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05):48-5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