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哲学论文 >> 哲学思想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论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对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意义

热度0票  浏览316次 时间:2010年12月22日 09:41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力素质
  [论文摘要]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涵义及主要贡献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我们当前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科学劳动的理论可以回答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价值创造的一系列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出现了许多与劳动力素质有关的问题,而马克思作《资本论》时的劳动价值论对我们今天还有多大用处?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入手,谈它对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而完整的劳动价值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狭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特别是他的剩余价值学说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上的伟大贡献主要在于:
    1. 价值作为商品经济范畴的确立。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出发点是商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马克思从商品出发,得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并把它们看作是商品的两个因素,阐述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的是,马克思从交换价值抽象出了价值,并区分了交换价值与价值两个概念,把交换价值视作价值的表现形式,把价值定义为人们抽象劳动的结晶。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使价值作为商品经济的范畴得到了确立。
    2.劳动二重性理论的确立。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商品中包括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马克思从对商品二因素的分析中导出了劳动的二重性,并论证了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因素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指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一是具体劳动,他创造了使用价值;二是抽象劳动,它形成了价值。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考察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决定开辟了道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正由于没有劳动二重性理论,因而不能揭示价值的本质,也不能彻底解决价值量的决定问题。而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即价值是间接社会劳动的表现,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由此,马克思也彻底解决了价值量的决定问题,即不仅解决了价值量为什么要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而且,解决了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的问题。
    3.价值形式理论的建立。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是在他已经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的基础上展开全面论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不仅没有研究过价值形式,而且没有提出过这种任务,他们始终不能从对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马克思证明了在一个统一的商品价值形式中,存在着“价值表现的两极”,他们是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这就表明,一个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表现出来。这便是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的核心。马克思详尽地考察了价值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即四种价值形式依次更替的历史。这样,马克思就不仅解决了商品“如何,因何,从何”变为货币这一古典政治经济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而且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
    4.劳动力价值理论的建立。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从未区分过“劳动”与“劳动力”,错误地把劳动当作商品,把工资当作劳动的价值形式或价格,由此,他们便无法解决价值规律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从而走入绝境。马克思第一次严格区分了“劳动”与“劳动力”,建立了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价值的理论。他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中,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作方商品,劳动力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特殊性,他的价值虽然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这种价值的决定,还受到一国的文化水平、历史条件、甚至自然条件的影响,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具有一种成为价值源泉的属性,而且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其差额构成剩余价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工资,其实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工资的本质。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遇到的一个重大难题,使价值规律在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中得到了贯彻。
    5.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理论的完成。古典政治经济学肯定了价值规律,但是,价值规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是怎样贯彻下去的呢?“科学的任务正是在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固然,古典学家曾经探讨过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问题,但是他们不了解这种波动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或实现形式,他们尤其不了解,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表现或实现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由于后一原因,使李嘉图在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规律的矛盾面前一筹莫展。马克思深刻而彻底地阐述了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理论,指出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和资本主义初期,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这种波动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商品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的,等量的资本要求等量的利润,各个资本有机构成或周转速度不同的部门的资本家便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结果是利润趋于平均化而形成一般利润。由此利润便转化为平均利润,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不是围绕价值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但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对价值规律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从根本上克服了李嘉图无法解决的又一大难题,使劳动价值学说更加坚实和完整。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意义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研制、新能源开发、海洋开发等正在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新情况的出现提出了新间题:这大量的事实还能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解释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什么意义?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即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同时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把这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这艰巨的任务,要靠我们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地去实践。这美好愿望的实现,最主要的还是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1.提高劳动力的思想素质。要转变观念,树立商品经济的意识。改革本身就是对旧体制、旧观念、旧思维方式的挑战,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根本的问题是取决于人们能否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旧的观念。因此,人们要破除旧的观念,树立新的观念。’要树立现代的市场观念,就必须树立商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构成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的观念,为此,也要树立企业和个人都是市场主体的观念,都是商品交换的双方。其次,还要树立竞争的观念,效益的观念,要花小钱办大事,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经济效益,靠产品质量来占领市场。
    2.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邓小平在1989年曾指出“十年来我们的失误在于教育”。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问题出在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我国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低,其增长率低于产值增长率。据1985年资料统计,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不足美国的1/i0和日本的1 / 11,1979 -1992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4.9%,而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13.206,说明我国工业生产的增长主要是靠劳动投入推动的。其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年平均61.6%,而日本1953 - 1971年为23.8%,美国1948 -- 1969年为 19.7%,科技进步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本为55%,美国为47.706,法国为55.506。我国20年来为28.906。这说明技术发挥的作用很少。其三,单位产品物耗多。据统计,我国每万元的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钢耗是美国的5.8倍,日本的2 .7倍。
    通过以上的数据,能够说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知识与劳动者的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科学知识本身有价值但不能创造价值,只能通过表现为脑力劳动的科学劳动,才能创造新的价值,同时把科学知识本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去。这里,必须把科学知识本身和表现为科学劳动的脑力劳动严格区别开来,必须把科学劳动者所进行的科学劳动和科学劳动者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严格区别开来。掌握机器技术劳动的人们,一方面,通过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具体劳动,使机器本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马克思说过“机器不创造价值”,只是“把它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去”。既然科学知识、技术、机器都不创造价值,那就证明当今社会的新产品的价值和以往所有社会的新产品的价值一样仍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不同于以往的劳动,它属于科学劳动的范畴。作为科学劳动,一方面,既可将科学劳动力的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由于科学劳动不仅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大超过科学劳动力的价值,并使单位商品中的直接劳动大大降低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科学劳动是复杂程度特别高的劳动,是“生产率特别高” 的劳动,特别高的生产力是由这种特别高的劳动生产率转化而来的,因而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形成更大量的价值。科学劳动者往往是复合的劳动人员,在学校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是接受科学知识的开始。只有在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从事各项技术设备的创造发明、试验、设计等研究人员,以及企业内外的经济管理人员和直接从事生产、操纵先进技术的工程师、技术员的劳动,都属于科学劳动的范畴。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科学劳动的理论可以回答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价值创造的一系列问题,而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运用和发展,是现实经济生活提出的新情况和新课题。它不但对于我们今天提高劳动力素质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有许多值得大家研究和讨论的地方。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TAG: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政治论文发表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