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文化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生态危机背景下的 《圣经》解读

热度0票  浏览63次 时间:2021年4月08日 10:12
李孟石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危机最早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面对生态危机的威胁,人们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分析的角度也由原来的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层面深入到分析西方近代以来的自然观、伦理观、宗教哲学思想等思想文化层面。本文将立足于宗教哲学角度对生态危机展开思考,围绕“《圣经》是否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这个问题展开,分别介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两种不同看法以及他们各自对《圣经》生态思想的解读,最后总结这两派的观点,并在他们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生态危机;《圣经》;自然观;环境伦理学作者简介:李孟石(1995-)男,汉族,甘肃省兰州市人,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硕士在读学生,研究方向:宗教哲学。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生态危机逐渐显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调和对立,要想从根本上化解生态危机,需要探析西方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思想源头,《圣经》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深深影响了西方社会对自然的态度以及行为倾向。当前,对于《圣经》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共有两派,一派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生态学抗议”运动,他们最早将生态危机归结为犹太—基督教传统;另一派则主要是一些神学家、圣经学者,他们认为持此看法是对《圣经》的误读,就《圣经》文本而言并无反生态思想,相反《圣经》中还有一些生态思想等待发掘,而这些思想有助于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圣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
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生态学批判最早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为宗教。笔者认为此派学者的基本观念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人与自然的关系:征服
对《圣经》的指责集中于以下几个段落:首先是: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创世纪》
1:1)
“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世纪》1:26)“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块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世纪》1::28)。
在这几个段落中,提到了三种关系:1.上帝与被造物。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世界,上帝在世界外。2.上帝与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人具有上帝的形象。3.人和被造物。人受命管理被造物。而在这三个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上帝与人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虽然同为受造物,但是人类显然更为高级,分有了上帝的形象。另外,从段落中“治理”(kabas)和“管理”(rada)两个希伯来词的使用可以看出(rada常用来指君王统治的意思,kabas常用于指在战争中征服敌人以及使人如奴仆般屈服。)神对人的授权,同意人类为了自己而开发、征服自然。所以说,《圣经》中的这种描述只会助长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控制自然,无助于现代环境伦理思想的产生。
一神宗教导致人对自然的“去神圣化”
犹太—基督教传统反对“万物有灵论”以及多神思想,在“万物有灵论”看来,神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界的一切都有神性,大自然是具有精神和意志的主体,人在与自然交往时应当持有敬畏、尊重的心理。但是强硬的一神思想将人与自然分离,使得自然丧失了以往的神圣性、不可侵犯性,是一个“去神圣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单一神、至高神替代早先存在于自然物中的神袛。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除了我以为,你不可以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雕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模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出埃及记》20::2-5)如上述经文所示,宇宙中除了上帝之外,其他的万物不再具有神性,因为万物都是由上帝所创造,大自然万物只是一个客体。这种对“自然神袛的罢黜”具体到人们的生活中:一方面,以往人们在砍树、采矿、狩猎时会向神灵乞求息怒,因为他们相信各个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之后依然存在,自然界万物都是有意志、有灵魂的,而由于一神宗教反对偶像崇拜,使得人们不再信奉地方性的神灵(genius loci),不再赋予自然神性。人类对自然的态度转变为世俗的态度,即认为自然界是静态的、无声的,它不再传递任何信息,也没有什么启示。由此,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掌控世界,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人类奉为大地之主。另一方面,基督教将荒野(wild)视为天堂的对立面,是诅咒之地,鼓励教徒征服、统治荒野。具体体现为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北部森林的传教和战争。
在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人不再对自然敬畏,自然失去了其神圣性。
针对此状况,历史学家汤因比在《目前环境危机的宗教背景》一书中指出,应当用泛灵论(万物有灵论)代替这种一神宗教体系,这才是解决之道。
基督教关心人的救赎,忽视自然的价值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基督教而谈的,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中对“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作了明确的区分。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贬人间以来,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城。一座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所组成的社会,是灵魂忏悔的净土。另一座是“尘世之城”,它是魔鬼撒旦所控制的异教徒的世俗社会,是肉体淫乱的渊薮。而只有上帝天国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所处的世界只是人的世界、肉体的世界,它是下贱的、堕落的、可耻的,天国才是所追求的永恒之地,而自身所处的世界只是人类前往天国路途中的一个居所,只是考验人死后是否的拯救之地。早期的基督教徒甚至认为地球不会存在太久,上帝会降下灾难毁灭地球,若持此看法,基督徒怎么会关心拯救地球呢?
《圣经》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对于《圣经》的生态学批评使得许多神学家、学者重新思考《圣经》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掀起了一场“生态神学(eco-theology)”的浪潮,他们认为所谓《圣经》中反生态思想是由于对《圣经》文本的错误理解而造成的,为了修复这种错误理解他们医方面通过重新解读《圣经》文本对抨击《圣经》者予以反驳;另一方面,他们发掘《圣经》传统中的生态思想,使得对《圣经》的解读更符合时代需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托管理论、平等理论
托管理论对《创世纪》作了重新的解释,认为《创世纪》体现的是人类“作为造物的管家”的观念而不是“造物的主人”。而管家一词在新约《福音书》中出现,用来比喻人同上帝关系上的忠心与明智,现在这一观念被用于人和自然方面,要求人尽心尽责地为上帝管理地球,这种生态神学统称为“管理派”具体来说,上帝把人最后创造出来并赋予人自己的形象旨在把世界交给人类进行维持和呵护,上帝给与人类的是一种委任权,这种委任权不同于统治权,但是同样承认上帝才是造物真正的主人。《圣经》中以下几章常被“管理派”学者所引用:
“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世纪》2:15)“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居住其间的,都属于耶和华”
(《诗篇》24::1)
“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属于我”(《诗篇》50:10-11)在笔者看来,此观念一方面承认了人与其它创造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一方面又强调了人相对于其它创造物的独特性,是在不改变《圣经》基本意味的基础上对圣经文本进行诠释,对《创世纪》
中“治理”(kabas)和“管理”(rada)两词做出了合理的新解释。但是,这种托管理论也有缺陷,因为一些学者不相信人类能抑制住自己的贪婪心理,真正做到节制有序地管理自然,让人类自己去管理自然无异于“让吸血鬼保护血库”。
“平等理论”《圣经》学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所作的第三种解释,他们引用:
“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羊生的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
(《创世纪》4:3-4)
认为上帝之所以游牧民的供物而不选农民的供物是因为农业生产中需要人加以干预,人可以决定种植物种,这样一来人类就可以定夺其他物种的生死;而游牧民的生活则难以干预,需要不断迁徙来寻找牧草,而是否能找到合适的放牧点似乎只能向上帝祷告,牲畜死活并非人能掌控。总而言之,这些学者认为在上帝看来人类与万物皆平等,人类不应当决定其他物种的生死。
对上帝形象的错误认识导致了人对自然的“去神圣化”
从基督徒的眼光来看,先前被当作崇拜敬礼对象的自然界,的确已被“非神圣化”,即自然界被宣称为受造物,而不再视为任何神明或宗教敬礼的对象了。但是莫尔特曼认为是对上帝形象的错误认识导致了人对自然的“去神圣化”而并非是一神宗教所导致的。他指出自文艺复兴以来,上帝被认为是绝对的主体,世界只是他治下的客体,上帝不断退居至超验层面,被理解为不再世上,而人是上帝在世上的肖像,人类应当成为统治者,代替上帝行驶主体责任,将自然界看做客体,予以征服利用,因为只有通过这样人类才能与上帝的形象相对应,真正使得人成为上帝在世上的代表。莫尔特曼认为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在于:上帝是用良善、真理、慈爱、忍耐来治理这个世界,而人类所运用的只是力量和宰制。
针对此错误,莫尔特曼提出“三位一体的生态创造论”来回应这个错误,由于理论过于复杂,笔者只引用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部分,简单来的此部分旨在重建生态的整体性,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将受造的自然界视为上帝的住所,即所谓“上帝存在于世界中,世界也存在于上帝中”,强调要想保持上帝的完整性就需要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自然的保护就是对上帝的保护;而对自然的无节制开发,破坏就是对上帝的亵渎。这样一来,不再把上帝的世界和自然界划分为两个互不相关的领域,反之,它们是一个整体。
需区分《圣经》文本和宗教教义
针对基督教重视彼岸世界而忽略此岸世界价值的指责,国内学者张庆熊特别撰文做出回应。他认为,此说法若是就深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的基督教传统神学而言,批评是正确的,但是《圣经》文本本身却并不具有发生态思想。因此区分什么是《圣经》本来就有的意思以及什么是新柏拉图主义加进来的就至关重要。新柏拉图主义崇尚精神,贬低物质,认为精神世界是永恒的,物质世界终有结束,物质是精神堕落的结果,世界圆满的结局是复归精神。正是由此引申出一种反生态思想:大地上的一切都是短暂而有限的,人应当追求脱离俗世的,永恒的精神世界,因为新柏拉图主义是基督教历史上最初的神学,所以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
深受其影响,区分物质的“尘世之城”和精神的“上帝之城”。但是,《创世纪》的作者并没有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灵与肉哪个更高级,他们只是对上帝创世怀有一种感恩之情,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个如此美好的世界。灵与肉问题的思考是古希腊哲学后来引入的问题,所以区分什么是《创世纪》本来就有的,什么是后加的至关重要,引用基督教中的一些内容并不能说明《圣经》文本中有反生态思想。
笔者认为张庆熊教授对“圣经中有无生态思想”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应,我们在解答这个问题时要学会区分什么是《圣经》
作者想表达的,什么是基督教神学体系后来加入的。若是将《圣经》文本和对《圣经》的阐释混为一谈,一方面会导致经典的过分拔高,赋予经典许多不符合其时代背景的意蕴,给后世读者一种牵强附会之感;另一方面会导致对经典的过分贬低,使得《圣经》中一些有局限性的思想无限放大,使得后世读者不再对经典保持敬畏之心。
笔者的观点
针对“《圣经》是否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这个问题,笔者分析两派观念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圣经》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近代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反神学反宗教,将理性视为最高权威,将科学理性的自然因果律视为自然法则,认为人类对自然的统治不再依据上帝赋予的统治权,而是根据人类的理性能力,人可以通过理性能力认识自然法则,可以通过认识改造自然、控制自然,使得自然为人类为服务。在此背景下,人类会寻找理论依据,赋予《圣经》新的意义,自然会认为是《圣经》教导我们开发无节制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
《圣经》中的一神思想对生态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笔者认为在一神主义导致自然“去神圣化”这一点上,“生态神学”家的回应难以信服。正是一神思想对多神崇拜的排斥导致传统的地方性守护神不再拥有神性,而抽象的一神主义又无法完全替代这些地方性守护神的作用,由此人类失去对自然的敬畏,进而开始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自然。
《圣经》中的一些思想可以加以生态解读:
“豺狼必与羔羊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尘土必作蛇的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以赛亚书》
65::25)
上文《圣经》中关于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述,有助于教导人类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另外,《出埃及记》23:10-11中关于安息日、安息年的描述以及《利末记》25、26章关于安息年的描述可以解读为上帝教导人类定期修养生息,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给受破坏的生态环境提供喘息之机。
参考文献
[1]张庆熊. 生态与拯救:解读《圣经·创世纪》的环境伦理意义[A].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海市重点学科.生态伦理与知识的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海市重点学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8:14.
[2]姜宗强.跨越解读《以赛亚书》与《列子》中的生态环保思想[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04):12-16.
[3]柯进华.论莫尔特曼“宇宙基督”的生态意蕴[J].基督教文化学刊,2012(02):159-181.
[4] 苏贤贵.生态危机与西方文化的价值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3-5.
[5]李磊.生态危机的宗教根源——莫尔特曼生态思想述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9):16-18+35.
[6] 张昌宋.人与土地的和谐共处——评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环境伦理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101-105.
[7] 安希孟.自然化的新神学──莫尔特曼的生态学的创造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9(04):3-5.
[8] 黄铭.基督教的自然神学与人类中心主义——从过程神学的视角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06):58-64.
[9] 孙雄.生态神学——当代基督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现代哲学,2001(03):78-8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