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医学论文 >> 医学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热度0票  浏览191次 时间:2019年3月20日 08:43
  摘要: 目的:了解在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4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之间我院收治的 60 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呼吸支持方法,实验组患者则既有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复苏成功率以及实现呼吸复苏平均用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呼吸复苏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实现呼吸复苏平均用时也要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急诊过程中使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复苏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实现呼吸稳定的使用时间,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急危重症患者
    在临床治疗过程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多会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现象,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处理,给予患者必要的呼吸支持,则会增加治疗患者的难度,使急救过程中的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概率上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本次研究就对在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过程中使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4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之间我院收治的 60 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 30 例,其中男性患者 18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55.12±6.14)岁,创伤性患者 12 例,非创伤性患者 18 例;对照组患者 30 例,其中男性患者 20 例,女性患者 10 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54.36±5.98)岁,创伤性患者 8 例,非创伤性患者 12 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呼吸机支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最佳的呼吸支持方式给予支持。
  实验组则实行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详细内容如下:①第一阶段:首先将患者调整为复苏体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然后在将患者调整至仰卧位,保证患者的头部与躯体位于同一轴面上,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性,打开患者的气道;对于未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当适当抬高其下颌,保证患者的呼吸道不会出现梗阻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口腔内部进行及时快速的清理;如果患者存在颈部损伤则需要采用咽喉导管保证患者的呼吸,并进行异物清除;②第二阶段:患者如果出现心跳、呼吸等反应消失,则应当及时给予患者鼻导管或者面罩等对患者进行给氧;对于不能够自主呼吸的患者,选择使用经口气管插管呼吸的方法辅助呼吸;对于呼吸道存在损伤的患者,则选择使用有创通气的方法来辅助患者呼吸;③第三阶段:声门区存在阻塞情况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气管穿刺或者环甲膜穿刺等,将患者气管切开后建立有效、可靠的气道,以供患者进行呼吸;④第四阶段:患者建立起有效、可靠的气道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给予呼吸机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复苏的成功率。患者呼吸复苏判定标准:患者的呼吸频率保持在每分钟 12 次到 25 次之间,并且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始终维持在 90%以上。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2. 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 X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呼吸直肠方式分布
  实验组患者 30 例,其中使用鼻导管吸氧患者 27 例,占比 90%,进行开放气道、呕吐物清除患者 4 例,占比 13.33%,采用复苏体位患者 8 例,占比 26.67%,使用面罩给氧患者 1例,占比 3.33%,气管切开患者 3 例,占比 10%,气管插管患者 5 例,占比 16.67%,采用气管扩切术患者 2 例,占比6.67%,采用环甲膜穿刺患者 1 例,占比 3.33%,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 6 例,占比 20%;
  对照组患者 30 例,其中使用鼻导管吸氧患者 28 例,占比 93.33%,进行开放气道、呕吐物清除患者 3 例,占比 10%,采用复苏体位患者 7 例,占比 23.33%,使用面罩给氧患者 1例,占比 3.33%,气管切开患者 4 例,占比 13.33%,气管插管患者 4 例,占比 13.33%,采用气管扩切术患者 0 例,采用环甲膜穿刺患者 1 例,占比 3.33%,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 5例,占比 16.67%;
  可以看出临床中患者多采用鼻导管吸氧、复苏体位以及呼吸机支持三种方式进行呼吸支持。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呼吸复苏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共有患者 30 例,其中有 23 例患者呼吸复苏成功,成功率为 76.67%,对照组共有患者 30 例,其中有 15 例患者呼吸复苏成功,成功率为 50%,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x2=15.315, p=0.000,实验组患者的呼吸复苏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达到呼吸稳定用时
  实验组患者实现呼吸稳定平均用时为(43.69±5.14)min,对照组实现呼吸稳定平均用时为(58.14±6.52) min,两组患者实现呼吸稳定平均用时对比, t=9.533, p=0.000,实验组患者实现呼吸稳定用时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急诊治疗中在急危重症患者发病之处给予其合适的呼吸支持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加患者的疾病的诊断时间以及治疗工作的开展时间,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治疗的成功率。在临床急诊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呼吸支持方式的选定,例如内科疾病患者,医生将会根据患者的原发疾病进行呼吸支持方式的选择;而外科疾病患者,医生将会根据患者的外伤损伤情况以及部位进行呼吸支持方式的选择[2]。
  在传统的临床呼吸支持方式的选择中,往往需要医生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选择方式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弊端,如果医生出现判断错误或者判断遗漏,不仅不利于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并且会增加患者的创伤,同时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呼吸支持失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而使用阶段性呼吸支持法则能够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徒手到器械的一系列呼吸治疗的过度;在阶段性呼吸支持法中医生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从基础的呼吸支持方法逐步递进到复杂、高阶的呼吸支持方法,这种阶梯式的使用方法一方面能够使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的不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呼吸支持方式,保证患者治疗的逐步进行,另一方面该种呼吸支持方法仅需要一名医护人员便可完成操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减少患者治疗中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呼吸复苏成功率就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实现呼吸稳定的时间也要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急诊过程中使用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复苏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实现呼吸稳定的使用时间,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芳, 荣阳, 荣根满. 急危重症患者的急诊呼吸阶段性治 疗 分 析 与 临 床 研 究 [J]. 中 国 医 药 指 南 , 2017,15(27):66-67.
  [2]李瑞平. 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 68 例分析[J].医学信息, 2016, 29(8):210-210.
  [3]蒋寒勇. 便携式呼吸机对急诊科危重病人作用机制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1):5978-5978.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