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经济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热度0票  浏览334次 时间:2014年2月11日 13:57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张岩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
也带动经济增长。然而,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文章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
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就业弹性
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增长和充分
就业。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中表
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失业问题。因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
长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认为,就业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
在着一致性。经济增长越快,越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随着
各国经济增长进程充分证实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这种互
动机制。但是在我国,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变动之间在实证数
据上却显示存在着较强的非一致性,所以,本文将从理论和实
证上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理论实证分析
(一)索洛模型
索洛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
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用来说明储
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t=
Atf(Lt,Kt),At 是技术情况,Yt 是总产出,Lt 和Kt 分别是投入的
劳动量和资本量,索洛模型:GY=GA+琢GL+茁GK,就是根据投入、产
出与技术进步各要素增长率分解式得出的,GY尧GA尧GL 和GK 分
别为产出、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索洛模型得出与就
业增长率相关的包括资本投入的增长、劳动与资本的产品弹
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资本密集型与节约劳动型的经济增长会
降低经济经长的就业弹性,产生就业挤出效应。
(二)奥肯定律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曾1962 年时根据美国所统计
的资料发现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在周期波动中的经验
关系,测算出一条关于实际GNP 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
经验规律: 当实际GDP 增长相对于潜在GDP 增长上升2%时,
可以使失业率降低1%。这就是奥肯定律,公式为:g=(Y-Y1)/Y=
a(U-U1)。从奥肯定律可以得出一个的重要结论:想要防止就业
率下降,实际GDP 增长必须与潜在GDP 增长同样快。如果想要
使就业率上升,实际GDP 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 增长。所以,
失业率不能仅仅观察实际GDP 还要考虑潜在GDP 的增长,否
则奥肯定律将会失效。作为人口大国,我国要提高就业率就要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三)计量模型分析
回归分析可用来研究解释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协变规律
性,是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工具之一。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建立
一个函数模型:Y=a+bX+u,X 是自变量经济增长率,Y 是应变量
就业增长率,u 为随机扰动项。根据表1 中数据,运用Eviews3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散点图(见图1)和计算结果如下:
图1 就业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的散点图
图2 回归方程估计结果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就业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两变
量之间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从图2 可以得出回归
方程Y=0.362+0.048X,相关系数r 值0.229,F 检验值1.055 8。
从运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GDP 增长率每变化1%,就业增长
率变化0.048,相关系数为0.229,F 检验值为1.055 8,相关系数
小于检验标准值0.413,F 检验值也明显小于5%显著性水平上
的F 分布值2.12。由此可以得出回归方程存在不显著性,自变
量和应变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从而得出经济与就业的
增长不存在一致性。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高和就业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受到经
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学技术提
高、劳动需求量低下及市场经济地位的初步确立等多方面的影
响。主要对下面三种原因展开分析:
(一)经济结构转变缓慢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属于典型的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
模式,最主要是受到重工业化战略的影响,投资推动着国民经
济发展,贡献率可达到75%以上,但就业增长却十分缓慢。据相
关资料统计分析,1980—1989 年间,世界各国每年用于固定资
产的投资增长为16.6%,其中投资就业的增长弹性为0.286;
1992—2002 年间,世界各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到
21.56%,而投资就业的增长弹性已降到0.076,2003—2012 年
已不足0.03。GDP 和投资的就业弹性系数见表1。
表1 GDP 和投资的就业弹性系数(1992—2012)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2012 年);“国民经济和就业统计”各
期数据计算而得
虽然国有经济部门与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经济结构转变缓
慢与不平衡现象有所转变,但目前就业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各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若以
相同产值进行计算,中小型工业企业主要是以非公有制为主
体,相对大型企业来说,其吸纳的就业容量可高出1.43 倍;投资
方式同样是以固定资产,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小型工业企
业吸收的就业量可高出14 倍。虽然非国有企业所吸纳了城镇
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但其投资中大部分存在“贷款难”的现
象,最主要原因是受制于融资体系不健全,而成为了阻碍非国
有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极大限制了他们吸纳就业的能力。
劳动力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和以资本密集型为
主的重工业之间的分布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虽然我国劳动
力较丰富,但资本比较稀缺。长期以来呈现轻工业扩张不及重
工业增长速度的特征,导致了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有效劳动需求量低
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技术进步的支
撑。久而久之,使我国存在劳动力过剩、人均资源不足和居民消
费率低下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原因一方面,存在大量无效就
业人员的情况下,大多企业宁愿有效地利用无效的就业人员,也
不愿新增工人,同样也可以增加产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另一
方面,在经过经济改革之后,大部分员工处于离岗或下岗的现
状,这些闲置劳动力主要是因为技能有限、年龄偏大、在社会激
烈的竞争下处于劣势,而使这些下岗人员很难重新就业,这也
就导致了就业压力增大。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其
水平都在在75%左右。2011 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15.6 ∶41 ∶43.4, 我国各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为34.8 ∶
29.5∶35.7,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比例
大多都在60%之上,这表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高于我国第三产业平均水平的75%,我国产值比重明显高于第
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低。
三、政策建议
国民生产总值、就业率和通货膨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
重要指标,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已由过去的隐性失
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失业规模逐渐扩大,失业率也逐渐升高,
党和国家对发展经济必须要给与充分的重视,并使就业率得到
有效提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在企业规模上,
对中小企业要重点扶持;在产业类型上,要重点发展劳动密集
型产业;在经济类型上,对非公有制企业要重点发展;在就业方
式上,要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理论和实际中这“四个注重”
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是现阶段我国扩大就业量的指导方针。
(一)产业类型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业的贡献将会受到产
业结构的影响。缓解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有效途径是劳动密集型
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目前我国下岗失业问题突出,下岗人
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只有提供各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
技能的同时,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岗位,才能解决下
岗再就业的问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大,吸收劳动能
力强,技术知识密集有独特优势。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出发,发
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也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企业规模上扶持中小企业
企业的规模不同,在社会上的责任和作用也不尽相同。我
国的大企业一般都是国有企业,它们体现着我国的国际竞争
力,保障了我国经济命脉与国家财产的安全。大多数企业属于
技术密集型的;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可为人
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所以说,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能够维护公平竞争,还能促进企业的
优胜劣汰。因此,国家在一定的规模上必须进一步完善并扶持
中小企业发展,采取一些政策与措施,向银行贷款、税收、开发
新技术、产品推广、员工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出更多优
惠政策使中小企业在吸收就业量上更上一层楼。
(三)经济类型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
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我国生产力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我国想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持经济稳定发展,实现
共同富裕,就要高度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消除非公有制经
济在我国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
企业的监管与服务,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资、贷款、国际贸易、
税收、等领域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此外,对市场准入放宽
尺度,扩大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对于一些基础设施
和公用事业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增加非公有资本注入的可能性。
(四)就业方式上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相对于传统的全日制工作形式来说,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就是在正规或非正规部门非全日制工作形式,时间由自己支配
也包括自我雇佣等的就业形势。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有利于充
分挖掘潜在的就业岗位,能缓解由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带来的就业问题,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因人员流动和信息不对
称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利于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量,通过计件
工资制,员工可以不受时间的约束在家里完成要求的工作量。
因此,应该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转变以全日制为主导的
就业观念,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村
乡镇政府应该招商引资,开发就业岗位,充分利用多余劳动力,
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李晓嘉,刘鹏.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
经大学学报,2005(10).
[2] 赵海峰,卢仁山.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压力反思[J].技术经济与管理
研究,2006(1).
[3]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
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
[4] 李俊峰,王代敬,宋小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
相关性的重新判定[J].中国软科学,2005(1).
[5] 王梦奎.中国经济转轨20 年[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6] 赖小京.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3).
[7] 常云昆,肖六亿.有效就业理论与宏观经济增长悖论[J].经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2004(2).
[8] 陈安平,李勋来.就业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J].经济科学,2004(1).
[9] 肖圣鹏,王爱荣.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
2008(2).
[10] 朱佳琳.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与思考[J].消费导
刊,2008(14).
[11] 蒲艳萍.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有效就业分析
与协整检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2] 李琳,陈娴.基于奥肯定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探讨[J].商
业时代,2009(1).
[13] 陈俊芳,余玲铮.对我国经济增长中就业问题的分析[J].黑龙江对外
经贸,2009(5).
[14] 陈桢.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8(2).
[15] 丁承学,李雪军,王洁.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探析[J].当代经济,
2007(8).
[16] 于林.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悖论[J].现代商业,2007(8).
[17] 杨海燕.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18] 赵笑.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J].金融经济,2008(20).
[19] 姜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线性回归分析[J].现代营销:
学苑版,2011(2). (责任编辑:L 校对:Q)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